首页>偏方秘方>内科治疗方>口腔科>腮腺炎>正文

“上病下取”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上病下取”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灵枢·终始》篇曰:“病在上者下取之。”是指上部病变从下部治之,属于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明代张景岳指出:“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故病在上,取之下,谓如阳病者治其阴,上壅者疏其下也。”上病,指病变部位、病证表现偏于上;下取,是用药物针灸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进行调理和治疗。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属于中医温毒范畴,本病多见于儿童,小儿为纯阳之体,最易感受风热疫毒而发病。初起邪从口鼻而入,先犯肌表,旋即入侵少阳经,以至热毒与气血壅滞于耳下。其病变虽以少阳为主,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疫毒炽盛直传足厥阴肝经,下注阴器而发睾丸炎;胆木易犯阳明胃土,毒热之邪壅塞阳明气机,内结肠腑,症见腹满痛、便秘、呕吐而发胰腺炎;疫毒化火,灼伤阴液,内闭心包,肝风内动,则见神昏、谵语、抽搐而发脑炎、脑膜炎。

  病案举例

  郄某,男,10岁,1993年3月21日初诊。痄腮发病已一周,以双侧耳垂为中心肿痛,张口则疼痛加剧,体温40°C,经某医院门诊已给口服银翘散加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高热、肿痛未能控制。刻诊:头痛眩晕,高热口苦,纳谷不思,大便6日未行,口气秽浊,小便短黄,双侧睾丸胀痛,舌苔黄稍腻,脉浮数。证属疫毒炽盛,壅塞少阳,阳明燥结。处方:柴胡25克,黄芩12克,清半夏6克,生甘草10克,沙参20克,大黄12克,吴茱萸1克。1剂,水煎服。

  上方服1煎后,肠鸣增强,3小时后大便1次,便先干后稀,奇臭难闻,随后体温降至38°C,口气消失,原方大黄改为6克,效不更方,再进3剂。服药3剂后,体温降至37.5°C,每日大便1次,肿痛大有好转,纳谷已增,精神转佳。柴胡改为10克,沙参10克。上方共服7剂而愈。

  按:本例患者由于疫毒壅塞少阳经,而致少阳枢机不利,气血毒热互结,症见双侧耳垂为中心肿痛,口苦眩晕,纳谷不思,双侧睾丸胀痛,故选用小柴胡汤以治本;胆经毒热炽盛易侵阳明,耗伤阴津而致大便6日未行,口气秽浊,舌苔黄稍腻,故加大大黄之用量,通下燥粪,使毒热之邪随粪排出而治标。消化道为人体主要管道,消化道通畅,则人体诸管道皆畅,气血通达,故“通则不痛”;配少量吴茱萸意在制大黄苦寒不致太过,引苦寒之大黄直达病所,泻火解毒,活血消肿。吴茱萸下气最速,善止厥阴疼痛。中医学的特点就是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临证不能被现代医学病名所困扰;如果一见到感染性疾病,不加辨证就投入大堆清热解毒之品,不但治疗效果不佳,反而有时会使病情加重。

上一篇:流行性腮腺炎外用药4方

下一篇:流行性腮腺炎外治方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