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内科治疗方>口腔科>正文

舌下腺囊肿“痰包”治疗方法

  患者,男,5岁,1998年7月来诊。

  家长代述5月前发现患者舌系带右侧有一黄豆大小肿块,颜色青紫,不痛。患儿自觉不舒服,频繁伸舌,说话不流利。某三甲医院五官科诊断为舌下腺囊肿,并予手术治疗。3个月前又发现舌系带右侧出现黄豆大小肿块,无奈又做第二次手术。术后约1月余,发现舌系带两侧又出现黄豆大小肿块。查:舌系带两侧分别有黄豆大小肿块,色青紫,触之疼痛。面色萎黄,纳食不香,脘腹胀满,大便时干时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而滑。问之,患儿喜食肥甘,恶食蔬菜瓜果,常有食积。证属脾胃气虚,痰阻络脉。治宜益气健脾,化痰散结。处方: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陈皮12克,半夏15克,生牡蛎15克,制南星9克,夏枯草9克,炙甘草6克,木香6克,生姜15克,大枣3枚(擘)。7剂,每剂以水1200毫升,煎至300毫升,日3次,每次100毫升。

  7剂服完,囊肿未见增大。纳食正常,大便正常。上方半夏加至30克,再服7剂,囊肿缩小,约绿豆大小。守方服30余剂,囊肿完全消失。嘱常服健脾丸以巩固疗效。随访10余年病未复发。

  按:舌下腺囊肿相当于中医学所称的“痰包”。《医宗金鉴》“痰包每在舌下生,结肿绵软似匏形,痛胀舌下妨食语,火稽痰涎流注成”明确指出“痰包”的成因是痰火流注。本例患者尚未成年,脾胃本就虚弱,加之饮食不慎,更伤脾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不储于肺,随咳排出体外,反随经流窜,集于舌下形成“痰包”。治疗以健脾、化痰、散结为法,主方用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夏枯草旨在清热散结,半夏超剂量应用则意在加强化痰散结之用。

上一篇:中医辨治放射性口腔炎

下一篇:防治口干舌燥3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