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神经疾病>失眠>正文

失眠处方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

失眠是指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感受,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以往多从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和心胆气虚五种证型论治。然诚如《素问·逆调论》所言“夫不得卧者,是水气之客也”,临床上亦有不少因水饮而致不寐的患者。本案从温化水饮入手辨治一不寐案,现整理如下。
 
患者女,49岁,2022年3月31日初诊,主诉“眠差3年余”。刻下入睡困难,甚至彻夜难眠,每晚需服思诺思1片辅助睡眠,一般服药后2小时方可入睡;眠浅易醒,梦多,醒后难以复眠,日间精神倦怠,易烦躁,视物疲惫。怕风怕冷,无怕热,手足温,偶有足底麻木,无头晕头痛,久坐及劳累后腰酸疼。纳可,饮食可耐生冷,口渴喜温饮,易口腔溃疡。大便偏干难解,1~2日1解;日间小便正常,夜尿5~10次。舌淡暗,苔薄白,下眼睑淡白,脉沉且浊。
 
处方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茯苓25g,五味子15g,甘草15g,干姜10g,细辛5g,清半夏10g,苦杏仁15g,大黄10g,生姜15g,赤芍15g。10剂,水煎服,日1剂,服5剂停2天。
 
4月14日二诊:服药后睡眠有所改善,现服用思诺思后半小时内便能入睡,每日维持睡眠5~6小时,夜尿减少至1次。口干,大便通畅,质软成形,日1次。舌淡苔薄白,下眼睑淡白边红。脉沉浊减轻。
 
处方:①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茯苓25g,五味子15g,甘草15g,干姜10g,细辛5g,清半夏10g,苦杏仁15g,大黄10g,生姜15g,赤芍15g。②茯苓泽泻汤:茯苓45g,泽泻25g,白术15g,桂枝15g,甘草15g,生姜25g。
 
以上两方各7剂,水煎服,按顺序每二日交替服用,日服1剂。同时嘱思诺思减药至每晚0.5片,间隔服用。
 
按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不得卧》中将不寐病机归为五类:“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大凡提及水饮所致不寐,大多虑为痰热扰心,而予温胆汤类方以清热化痰,和中安神。然而水饮致病,需虑其在表在里,在上在下,所兼病邪,非单纯清热化痰而能治之。
 
该案患者以不寐为主诉,入睡困难,眠浅易醒而梦多。纵观其他症状,尤以夜尿频多最为突出,每晚多至5~10次,脉沉提示病机在里在水,《太素脉秘诀》云:“四营者,轻重清浊也。轻清者,阳也;重浊者,阴也。”长桑君脉法创始人李树森认为,浊脉为血管内容物变多,代表阴阳不分的混浊。结合患者舌苔白腻,虑为湿邪在里而弥漫周身,阻于卫表,卫阳不行,温煦失司,故见怕风冷,当从水饮辨治。此外患者下睑淡白、舌色淡暗,为营血不足的表现;营血润降不利,加之下焦湿浊聚集,津不上承,火逆于上,故见口渴欲饮、易上火、口腔溃疡等上焦火热之症。故患者失眠的总体病机为饮邪结聚,客于脏腑,阻于营卫运行交会之道,阴阳气不得相交,阳无以入阴,故不得眠。
 
治法上,虑患者之水饮为里饮兼表,故治疗当以温化水饮、清降火热、养血和营为法。经典经方学术体系带头人许家栋提出,里饮兼表不可直投麻黄以散水解表,否则在里之水饮必冲逆到表,当以温化类方为主。方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方中以茯苓配生姜以温化水湿;杏仁发散水饮,宣表利气,解表而不致过度发散津血;细辛辛温能散,可泄表之风寒饮滞;许家栋认为“酸药可补益而泄越,敛降而升散”,五味子乃酸温法,可治患者水饮兼火逆之证;早在《内经》中便提出了半夏秫米汤治疗不寐,《本草纲目》言半夏“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正可针对患者停滞下焦之水湿浊邪,温化水饮,辛散津液;少佐大黄10g,以清降火邪之热,并配茯苓,以利水邪从大便而出;赤芍可清热养营。诸药共成化饮清热养营之功,方中虽无一味药有养心安神助眠之效,然能全解病机,故10剂后患者睡眠好转,夜尿大减,且大便由干转软,此为水邪不聚于膀胱腑,而能从大便出。舌脉亦较前转佳,故守方再进,并加茯苓泽泻汤以加强通阳化饮、降逆补中之功,水饮去而营卫和,失眠自愈。(杨志敏  广东省中医院)

上一篇:失眠不寐 治则化痰清热方药

下一篇:更年期情绪障碍与失眠防治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