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妇科治疗方>痛经>正文

痛经治疗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试验研究文献

江西中医药大学 潘兆兰,童娟娟,郑兰,王阳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治疗痛经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试验研究文献,探讨其疗法,分析其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关于 痛经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我国 1979-2014 年有关中医治疗痛经的临床试验研究文献,依据循证医学的思路 与方法,以痛经为基点,运用SPSS19.0软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20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 其中中医特色单一疗法共统计出 7 种,配合疗法共统计出 6 种,其治疗痛经的有效率分别为 94.26%、95.22%。结论: 目前治疗痛经的中医特色疗法临床上集中于穴位注射、按摩法、艾灸法、穴位埋线、中药内服、中药外敷、激光穴位,而 临床上两种疗法配合使用较少,但效果显著,有效率高于部分单一疗法治疗痛经,本文通过分析为两种方法配合治疗 痛经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 中医治疗;痛经;循证医学;文献分析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下腹疼痛、坠胀, 并伴有全身不适等症状的疾病 [1] 。它为妇科常见病、 多发病,其发病率高,治疗棘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 心健康、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因此痛经的诊疗对改 善女性身心健康,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祖国医学认为治疗痛经的关键在于止痛,而疼痛 的原因是气滞血瘀、寒湿阻滞、湿热蕴结、肝肾亏损、 气血虚弱使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2] 。西医认 为是子宫壁螺旋动脉和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缺氧、 缺血所致 [3] 。西医治疗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及口服避 孕药等对症止痛治疗 [4] ,只能缓解不能根治。随着中 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痛经方面也逐 渐显露出其特有的优势。

近 20 多年来,国际临床医疗模式逐渐由过去以经 验为基础的医疗模式转变为以证据为基础的医疗模 式。以证据为基础的医疗模式也称循证医学,它是近 年兴起的一门学科 [5] 。其实践过程包括从提出临床问 题、根据问题搜集资料、对资料加工整理到对信息进行 系统、科学的分析之后做出综合评价的过程,最终寻找 到可以遵循的科学证据 [6] 。本文依据循证医学的研究 方法和思路,通过分析国内用中医特色方法治疗痛经 的临床试验研究文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方 法应用 SPSS19.0 软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探讨 了中医临床上治疗痛经主要运用的方法,并对其治疗 痛经病的疗效及适应症进行了评价,以供临床参考。

文献资料和方法

1 检索工具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 -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文 献时间范围为 1979 年—2014 年,同时通过手工检索 并整理文献作为参考文。

2 检索方法

在 CNKI 检索栏中以“中医治疗痛经”为全文检 索词,进行反复试验筛选,其结果繁多而杂乱,效果不 理想,下载了 132 篇文献研究所需要的论文,对其进 行分析,近来治疗痛经的中医特色疗法主要有穴位注 射、按摩法、艾灸法、穴位埋线、中药内服、中药外敷、 激光穴位等。在 CNKI 检索栏中选择高级检索,分别 以“穴位注射”和“痛经”,“按摩法”和“痛经”,“艾灸 法”和“痛经,“穴位埋线”和“痛经”,“中药内服”和“痛 经”,“中药外敷”和“痛经”,“激光穴位”和“痛经”为 主题检索词,搜寻治疗痛经的所有文献,以求文献资 料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同时,在几个数据库中反复试 验,其结果较为满意,最后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和《维普 -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下载了 120 篇文章,并对全部文献进行逐篇分析。

3 纳入标准

纳入所有与中医治疗痛经相关的且符合中医临 床痛经诊断标准的临床试验,均限于中文文献。

4 排除标准

①排除动物试验研究。②排除一些专家经验和医 家自述类文献。③排除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文献。 ④排除重要数据缺失的文献。

5 疗效标准 

 参照教材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为:痊愈: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 复发;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止痛 药可坚持工作;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 痛药可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余症状无改变。

6 统计学分析

首先建立 SPSS19.0 数据库,然后将在文献中提取 的与中医特色的疗法治疗痛经的痊愈率、显效率、有 效率和无效率录入数据库,并与原文逐一校对,以保 证提取和录入过程中不发生错误和遗漏。然后再应 用 SPSS19.0 软件对各疗法平均有效率进行计算,并且 分析各疗法与痛经各症型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其临 床疗效。

结  果

1 中医特色疗法的分析

以“穴位注射”和“痛经”,“按摩法”和“痛经”, “艾灸法”和“痛经”,“穴位埋线”和“痛经”,“中药内 服”和“痛经”,“中药外敷”和“痛经”,“激光穴位”和 “痛经”为主题检索词,共检出 161 篇文章,选择属于 临床试验研究并说明各方法治疗痛经文献 88 篇、两 种方法配合治疗痛经文献 32 篇。在 88 篇文献中,穴 位注射、按摩法、艾灸法、穴位埋线法、中药内服、中药 外敷、激光穴位治疗痛经分别为 11 篇、23 篇、12 篇、 10 篇、7 篇、11 篇、4 篇。在 32 篇文献中,中药配合穴 位注射、穴位埋线配合艾灸、中药外敷配合艾灸、针刺 配合艾灸、治中药内服配合针灸、中药内服配合外敷 治疗痛经分别为 4 篇、5 篇、4 篇、6 篇、9 篇、4 篇。所 采用的单项治疗痛经的方法频次较高的是按摩法与 中药内服,而两种疗法配合治疗痛经频次较高的有中 药内服配合针灸和针刺配合艾灸。

2 疗效分析

根据上述的疗效标准,在本文纳入的 120 篇文献 中,有 97 篇的结论是治疗组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中医特色单一疗法治疗痛经的 平均有效率,见表 1。中医两种疗法配合治疗痛经的 平均有效率,见表 2。

表 1 中医治疗痛经 7 种疗法平均有效率

                           穴位注射 按摩法 艾灸法 穴位埋线 中药内服 中药外敷 激光穴位

平均有效率 /%     96.90  96.61    94.44    93.90    93.83     93.32    90.08

文献比例 /%        12.50  26.14    13.64     11.36    19.32     12.50     4.54

表 2 2 种疗法配合治疗痛经 6 种疗法平均有效率

                          中药内服和穴位注射 中药内服配合针灸 中药外敷配合艾灸 针刺配合艾灸 中药内服配合外敷 穴位埋线配合艾灸

平均有效率 /%      98.50    96.45    95.28    94.90    93.97     92.21

文献比例 /%          12.50    28.13    12.5     18.74     12.5       15.63

综合分析

1 文献方面

从文献分析结果看,在纳入现代中医临床上使用 特色疗法治疗痛经的研究文献中,共统计出 7 种中医 特色疗法,6 种配合疗法,现代中医临床上使用较多的 单一治疗方法是按摩法、中药内服,而运用穴位埋线 和激光穴位照射疗法治疗痛经的较少。临床上使用 较多的两种疗法配合治疗痛经的是中药内服配合针 灸、针刺配合艾灸,但由于受录入数量的影响,其结果 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 疗效方面

在检索出的文献中,绝大多数的临床研究治疗组 都是用一种治疗方法治疗痛经的,而两种疗法配合使 用治疗痛经的只有少数,但从疗效分析结果来看,两 种疗法配合使用治疗痛经的有效率总体上要高于单 一疗法治疗痛经的有效率。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痛经的病位在冲任和胞宫,变化 在于气与血,所以它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变化有密 切的关系 [8] 。病理机制主要为精血亏虚或邪气内伏, 而经期前后气血又会发生急骤的变化,引起胞宫失于 濡养或气血运行不畅,故“不荣则痛”“不通则痛”导 致痛经 [9] 。中医特色方法用于治疗痛经,主要根据患 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因病制宜、因时 制宜,不但总结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运用 中医学的整体观进行辨证论治;而且又与近、现代医 学的药理、解剖等相结合治疗 [10] ,其弥补了西医治疗 痛经的单一性和局限性。

本文筛选并分析国内近 35 年来临床中医治疗痛 经文献 120 篇,得出临床中医治疗痛经主要有穴位注 射、按摩法、艾灸、穴位埋线等治疗手段,均具有明显 改善和治愈痛经的作用,并且其副作用少。目前,临 床两种中医疗法配合治疗痛经使用较少,部分配合治 疗有效率高于单一方法治疗痛经。

随着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中医特色疗 法由于其安全有效等优点已获得广大患者认可。循 证医学主要是提供疾病的诊断、预后及有效的治疗方 案,强调临床研究证据、临床经验、病人选择三者有机 结合在一起的指导方法 [11] 。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 展和完善,中医特色各疗法更需要运用循证医学的方 法和思路为其提供证据以供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朝霞.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09:965-967.

[2] 崔俊华 . 按摩治疗妇女痛经 [J]. 按摩与导引,2005,21(1): 36-37.

[3] 刘清 . 中医治疗痛经的体会 [J]. 中国实用医药,2010,15(5): 191-192.

[4] 陆婷,时燕萍 . 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现状 [J]. 辽宁中医药大学 报,2012,14(10):214-215.

[5] 陈冬梅 . 发展循证医学促进临床实践 [J]. 医疗装备,2015,08: 42-43.

[6] 张艳荣 . 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在医学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J]. 医学 情报工作,2003,24(6):438-439.

[7] 黄小琴,李成志 . 原发痛经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中国医药 指南,2013,34:54-56.

[8] 叶红娟 . 中医治疗痛经的思路与方法 [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19(3):294-295.

[9] 李海霞,王玲 . 痛经的中医治疗研究 [J]. 吉林中医药,2010,30 (12):1034-1036.

[10] 赵辉 . 中医治疗痛经新方法探究 [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 (34):15-16.

[11] 胡紫嫣,章健 .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J]. 中医药临床 杂志,2014,12:1343-1345.

上一篇:王翠霞治疗肝郁脾虚型痛经经验

下一篇:月经下腹疼痛中医任脉灸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