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著作。四十卷。宋·刘昉撰。刊于1132年。本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有关儿科学的成就,是一部儿科集大成之作。卷一-三为综述部分,包括求子、方书叙例、小儿调理、用药及诊法;卷四-五为初生儿的保育及诊治;卷六为先天疾病;卷七-十二论蒸忤,鬾、啼、惊、痫;卷十三-十七论风寒时气、咳、疟诸病;卷十八为斑疹麻痘;卷十九-二十二为热痰、汗、疸、寒逆、症积诸病;卷二十三-二十六为各种疳症;卷二十七-三十为霍乱、泄痢、血证、痔、淋等;卷三十-三十二为虫病、疝瘕、水饮;卷三十三-三十四为五官诸病;卷三十五-三十九为痈疽、疮疥、丹毒、外伤;卷四十论药叙方及引用方书。全书共分547门,凡所征引皆注明出处,取材广博,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该书还保存了现已失传的古代儿科典籍的佚文。因此更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明·陈履端重刊本书时作了部分删节。现存明刻本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铅印本。
儿科著作。二卷。明·乔采撰。刊于1638年。书中首论儿科疾病及诊治大法,其次对婴幼儿的多种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分别作了简要的记述。论辨清晰,突出了小儿脏腑易虚易实的特点。选材亦多轻灵有验。现存康熙四十七年刻本等三种清刻本。
儿科著作。又名《证治大还幼幼近编》。四卷。清·陈治撰。十七世纪末刊行。本书为《证治大还》之一种。前三卷主论痘疮症治,后一卷论小儿杂病诊法及证治。本书收集总结了前人有关痘疹病因、主证和治疗大法。对儿科常见病也有一些独到见解。现存清贞白堂刻本。
儿科著作。六卷。清·陈复正撰。刊于1750年。书中整理辑录了古代儿科学的一些主要内容。总结了前人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论述,对儿科常见病的证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卷一论小儿赋禀、诊法、初生儿疾病的防治等;卷二-四分述儿科多种病证(包括内科杂证及外科疮疡),每病除辨证立法外,并附有正方、验方及外治法等;卷五-六为作者删订《万氏痘麻》的各种歌赋170余首,附方130余则。作者还对指纹的临床意义,惊风和伤寒痉病,杂病诸搐等证治的鉴别,儿科用药特别是寒冷药的应用等理论问题,阐述了个人见解。现存7种乾隆年间刻本,40种清刻本中多种为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儿科著作。四卷。明·孟继孔撰。刊于1593年。卷一《孟氏治痘详说》为作者治疗痘证的经验;颇多可借鉴之处。卷二《孟氏杂症良方》,为作者对儿科诸病证治的论述;亦不乏个人创见。卷三《钱氏经验良方》;卷四《上用方》系作者集录钱乙等儿科医家的经验方。现存初刻本等明清刻本。
儿科著作。又名《家传幼科发挥秘方》、《幼科发挥大全》。二卷。(一作四卷)。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按照五藏主病的系统分别论述了多种儿科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有不少个人独到的见解,可以给后学者很大启发,并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治案及其家传的儿科秘方。为儿科学的发展作了贡献。现存多种清刻本、石印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儿科著作。又名《幼科医学指南》。四卷。清·周震撰于1661年。1789年始有初刊本。卷一为儿科歌赋及议论;卷二为小儿杂症;卷三-四分别论述小儿心、肝、肺、脾、肾诸经病证并附医案。现有近代刊本数种。
儿科著作。又名《幼幼拍掌集成》。六卷。清·孟河撰。刊于1726年。卷一-二痘症;卷三痧症;卷四-六为儿科杂病及其方治。书名“直言”寓直言无隐之义,全书文字简要,说理明晰,有益后学,尤切应用。现存三种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儿科著作。《证治准绳》中的一种,又名《幼科准绳》。九卷。明·王肯堂撰。刊于1602年。本书综括整理明代以前有关儿科文献编成。卷一证治通论及初生门;卷二-九将儿科诸病分属五脏,列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类。每种病证均先论后方。引录各书皆标明出处。由于取材广博,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中保存了一些古代已佚的儿科学资料,因此具有较高的文献研究价值。现存明刻本和多种清刻本。
儿科著作。七册。日本下津寿泉撰。刊于1709年。书中引用中国医籍74种,比较扼要地介绍了小儿科106种病症的证治。本书不仅切于临床实用,而且具有文献研究价值。现有日刻本、皇汉医学丛书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儿科著作。二卷。明·秦昌遇约撰于十七世纪中期。作者认为以往幼科诸方中的论治,或偏寒,或偏热,或喜补,或喜泻,遂取各家之长而弃其弊,故以“折衷”为书名。书中对小儿杂病的证治立论凡五十余篇,颇有独到见解。每病首载七言歌及脉法,其次节引《内经》以下诸家之论,后为治法。率多平正,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清抄本,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
儿科著作。二卷。清·叶桂撰于18世纪中期。本书对小儿的一些杂病如伏气、风温、夏热、厥逆、疳、胀、痧疹、惊等的辨证和方药作了简要的叙述。方中不乏精辟之论和独到见解。后经周学海补注增订,现存清刻本、中西医学群书本和《周氏医学丛书二集》中。
儿科著作。六卷(即《医宗金鉴》卷五十-五十五)。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介绍诊察儿科病证的要领及小儿初生后各种杂病的证治。论述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并附面部望诊图、虎口三关脉纹图等。
儿科著作。六卷(又有二卷本)。清·夏鼎撰。刊于1695年。卷一主要论述小儿科医生应注意的事项和推拿疗法的具体应用;卷二论面部望诊及初生儿疾病;卷三为惊痫诸症;卷四麻疹、伤寒、疟、痢诸病;卷五为儿科其他杂症;卷六为儿科药性赋及主要药方。本书对儿科的推拿疗法颇为重视,并阐述了作者本人的经验与见解;对于指纹望诊和惊病的各种名目等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现存多种清刻本和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儿科著作。六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4年。前四卷论儿科诊法,并将主要病证(无痘科)分为24门(类),各编四言韵语一首,予以综括。韵语之后,复采前人学术经验,融汇己说,阐述对于该病的辨证立法和治法。后二卷为诸病应用方。现存清刻本、1957年出铅印本。本书曾收入《沈氏尊生书》。
儿科丛书。指《幼科痘疹金镜录》、《幼科铁镜》和《小儿推拿广意》三书的条刊本。各详该条。现存清刻本、石印本等多种。
儿科学丛书。肖绍渠编,刊于1913年。为《幼幼集成》、《达生编》、《遂生编》、《福幼编》及《引痘新法》五书的合刻本。现存1915年耕道堂刻本。
年龄幼小之时,《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刺法用语。指针刺的捻转方法。一般用右手持针,当大指向前,食指退后,称为左转或外转;大指向后,食指向前,称为右转或内转。《针经指南》:“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后世结合捻转提出多种补泻手法。参见捻转补泻条。
病名。见《喉科指掌》卷四。详左阴疮条。
证名。胁痛偏于右侧胁肋。出《素问·咳论》。外感、内伤均可引起。参见胁痛、两胁下痛条。
证名。右侧胁痛。由肝邪犯肺或气滞、痰饮、食积引起。《医学入门》卷四:“食积(右)下胁,如杠梗起一条作痛,神保丸、枳实煎汤下,轻者保和丸;痰饮流注肝经,喘咳引痛者,二陈汤加南星,苍术、川芎、柴胡、白芥子或入青黛少许,姜汁二匙;七情凝滞,如有物刺痛,气促呕吐者,分气紫苏饮、流气饮子、调中顺气丸。”《万病回春·胁痛》用“推气散治肝邪入肺,右胁痛甚,胀满不食。”《慎斋遗书·胁痛》谓:“右胁痛为肺气不降,乃血中之气病,治宜芎归芍药汤加乌药、青皮、肉桂、陈皮。”《古今医彻·胁痛》谓右胁痛为肺气上逆,治以降气消痰,用前胡、桔梗、枳壳、陈皮之属;虚人用归脾汤去黄芪、白术加延胡。忌用苦香燥破血之药。《景岳全书·杂证谟》论胁痛不可拘右肺左肝之说。详胁痛、左胁痛条。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指雀舌之发于右边者。详雀舌条。
证名。右半身不遂。一名右痪。《类证治裁·中风》谓自丹溪始,认为“右枯属气虚,用四君子汤。”参见半身不遂,左瘫右痪条。
产科病证名。偏产之一种。员从云《产科一得》:“临产儿头偏抵右畔。”相当于右枕横位。参见偏产条。
运气术语。指客气六步运动中,位于司天,在泉右侧的二气。参见间气条。
即右半身不遂。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参见左瘫右痪条。
经穴别名。见《太平圣惠方》。即石关。见该条。
生理学名词。《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有子即妊娠。
病因病理学术语。
①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若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仍能进食,表示胃气尚存,有胃气则易于康复,预后良好;反之则预后欠佳。《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②脉有胃气,说明正气尚未衰败,疾病容易治疗。《素问·玉机真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
病名。痈疽之发于体表而有粟米样疮头者,故名。即现代医学外科感染之痈。该病发无定处。由于所发部位之不同,或形态之各异,而有许许多多之命名。例如:发背、搭手、背疽、脑疽、脑后发,如:蜂窝发、蜂窝疽、莲蓬发等等。有头疽之发病,多因外感风湿火毒,或过食高粱厚味,使湿热火毒内蕴,造成内脏积热,气血凝滞,营卫不和,邪阻肌肤而发。临证所见有虚实之分。其初起见局部红肿热痛,根束高肿,疮头有如粟米一只或多只不等,疼痛剧烈,甚则伴有全身寒热,口渴烦躁,便秘溲赤,脉见洪数,舌红苔黄者,此为有头疽之实证。该证之治疗,宜清热解毒,疏风活血,可内服仙方活命饮,或用黄连解毒汤等;外用金黄膏敷贴。溃后腐肉不去者,外敷九黄丹,或五五丹。若疮面较大,腐肉难脱者,亦可手术剥脱切除。若腐肉已除,疮面红活者,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在辨证上,若疮之始发,证见疽形平塌,根基漫肿,色晦暗,不甚疼痛,成脓多较迟缓,溃后脓汁清稀,神疲纳呆,面色无华,脉数而无力,舌绛或淡者则属虚证。其治疗宜温阳补益、调和气血之剂。若偏于阴虚者,可内服竹叶黄芪汤之类;若气血两虚者,则可选托里消毒散之类。外敷用药可参实证之法处理。同时,可考虑加用桑柴火烘法以助其阳。若治疗失控或处治失时或误治,往往造成内陷之并发。参见陷证条。
生理学名词。即妊娠。《脉经》卷九:“三部脉沉浮正等,按之无绝者,有娠也。”
生理学名词。出《诗经·大雅》。即妊娠。以妇人身中复有一身,故名。
生理学名词。出《脉经》卷九“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即妊娠。详该条。
即有病。《素问·脉要精微论》:“故乃可诊有过之脉。”《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用药法则。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故,缘故;殒,死亡。指临床用药时,虽然药性峻猛,只要有相应病证,药证相符,就不会出现危险。
医话著作。八卷。清·黄凯钧撰。刊于1812年。计有《一览延龄》、《橘旁杂论》、《上池涓滴》、《肘后偶抄》、《证治指南》、《药笼小品》等6种。本书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在辨证治疗、辨药等多方面的心得,内容广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存清刻本,清抄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即串疽。详见该条。
指施行针刺的处所。《素问·气穴论》:“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
病名。膝关节肿胀之病证。见《外科大成》卷二。即鹤膝风。参见该条。
古病名。属于气病之一。指三焦气满、游于体内不得宣散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夫五脏不调,则三焦气满,满则气游于内,不得宣散。故其病,但烦满虚胀。”参见气病条。
病名。疟疾之一(属“三日疟”)。由三阴疟余邪游溢于他经所致。其因多为气血、脏府亏虚,外邪客于阴经而发病。《症因脉治》:“游疟之证,先起三疟,后又加一发,连发二日,只停一日,如少阴经子午卯酉日之疟,至明天辰戍丑未又加一发,此少阴之疟,余邪游入太阴;又如辰戍丑未之疟,至明日寅申巳亥又加一发,此太阴之疟,余邪游入厥阴,故曰游疟之证也。”其病脉多细数、沉细,或见虚大、滑数。宜先治其本经见症,如厥阴疟,用加减逍遥散;少阴疟,用加减地黄汤;太阴疟,用加减白术膏。此三阴选此三方时,均宜加升麻、柴胡,有利于使之提还本经,则游疟之余邪自退。参见疟疾条。
病名。丹毒之游走无定处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丹发两臂及背,如火灸者,谓之游火丹也。”该丹好发头面或下肢或腰腹部,证见局部红赤肿热,流散无定,其色光亮,其热如火为其特点。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方药参见丹毒条;外治用白海蜇皮洗净拭干,包扎患处,至蜇皮枯黄,即另换一张包裹,一般三至四张即消散。
病名。系指内外障兼有头痛而无定处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张氏医通》卷八:“头风痛无常位,……若痛缓而珠赤,必变外障……不赤痛而昏眇者,内证(内障)成矣。”某些内外障眼疾均可出现此证。
病名。丹毒之游走不定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亦名遍身丹毒、外游丹毒。多因心经与三焦积热,火毒郁结发于外而游走不定,复外感风热所致。证见初发时两手臂急痛,若经一、二宿肿气遍身者,系毒入心内之危兆。内治宜清热解毒,方用服五香连翘汤、或木香流气饮,外用可选金箍散敷之,余治法可参见丹毒条。
部位游动不定,散在于身体上、中、下三部。《素问·阴阳类论》:“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蚰蜒黄者,喉中似噎,喘息不调,四肢疼闷,言语不正,水米难下,若颊内有青脉出口角,手足乱动,冷者难治。”《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身体凉冷,舌上黑脉,及两颊有青脉起,目黄时时变异,脑如针刺,头旋欲倒者,是蚰蜒黄。”治用半夏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七。即疣。证治参见千日疮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千日疮。详见该条。
病名。体表之赘生物。出《灵枢·经脉》。作肬。“手太阳之别……实则节XX肘废,虚则生肬,小者如指痂疥。”《释名·释疾病》:“肬,邱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邱也。”马莳注:“肬,盖赘瘤之类。”肬,同疣,即疣赘。证治参见千日疮条。
医疗敷料名。见《卫济宝书》卷上。东轩居士在论述痈疽脓已成应当切开引流时指出:“当决之,决而以油捻子塞之,良久乃去,可以尽毒。”即于纸条或帛条上涂以油类,在脓肿切开后,纳入刀口内,用以作引脓外出者,相当现代外科所用之凡士林纱条。详见捻子条。
灸法的一种。以纸捻沾植物油点燃后,在穴位处进行熏灸。《本草纲目》:“年深疥癣,遍身延蔓者:硫黄、艾叶研匀作捻,浸油点灯,于被中熏之。”《世医得效方·沙证》:“近时多有头额及胸前两边有小红点于皮肤者,却用纸捻成条或大灯草微蘸香油于香油灯上点烧,于红点上焌爆者。”
病名。癣病之生于手指、脚趾甲者。见《外科寿世方》卷三。又名灰指甲、鹅爪风。多由手、脚癣久治不愈而蔓延,致爪甲血虚不荣而发。证见初起时四旁痒感,日久即见指(趾)甲部凹凸不平,逐渐增厚、变形,指(趾)甲日益失去红亮光泽,慢慢呈现灰白色,甚则甲缘蛀空而呈残缺不全之状,可无痛痒之自觉症状。或因爪甲过厚而有疼痛感。治宜外用醋浸泡局部,每日若干次,多能取效。即甲癣。
证名。汗出粘滞如油。又称粘汗。《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一云油汗,即粘汗也。”详汗出如油条。
病名。头发成片脱落的一种病证。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鬼舐头、鬼剃头、油风毒、鬼薙刺、梅衣秃。多因血虚生风,风盛血燥,发失所养而致。证见发病突然,多发于夜间,次晨梳洗时始见,但见毛发干枯,呈圆形成片脱落,脱发之头皮色红光亮,或自觉痒如虫行,或不痒。严重者,可见头发全脱。偶见身体其他部位之毛亦见脱落。治宜滋补肝肾,祛风养血。内服神应养真丹。外用可选鲜姜切片于脱发处摩擦,或可用艾叶煎汤擦洗。斑秃、脂溢性脱发多可出现上述证候。
古代眼科名词术语。系指视力严重减退,尚存光感的病证。《龙树菩萨眼论》指日、月、火为三光。《秘传眼科龙木论》:“瞳人里有障翳,乍青乍白,不辨人物,犹见三光,此眼宜令金针拔之。”在治疗中,一般认为犹见三光者,可治。若三光已绝者,难治,预后不良。
古代眼科检查视力之术语。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眼病患者之视力严重减退,但尚可辨别月光、日光、火光者。证见眼内翳状呈青白色,盖定瞳孔,不能分辨物体,不能辨别颜面耳鼻等,但尚可辨三光,即有光感,属白内障者,可针拔治愈。
明代医家。字依之,江苏无锡人,以祖传喉科见称。曾补授太医院吏目,有祖传之尤氏《喉科秘传》。(其撰者一作尤仲如)。
清代医家。字尤泾,号饲鹤山人,号拙吾。吴县(今属江苏)人。自幼性格沉静,工诗善书,尝因家贫鬻字谋生。后转攻医学,就学于名医马俶,医术益精,后隐居于花溪,潜心着书立说。其于仲景之学钻研尤深。其说认为仲景著作因五叔和之编次错乱而受影响。遂以伤寒六经为纲,重新编次,并于正治法之外,再列各经之变治法;且对伤寒之分证甚为明确,提出以温清两法分别治疗伤寒;少阴及厥阴两证,以使学者先明治法,由法而方药,始能掌握伤寒之实质。此论于后世伤寒学发展,颇有影响。其著作皆为阐发仲景之学,计有《伤寒贯珠集》八卷,此书与柯琴之《伤寒来苏集》为后世所并重。另有《金匮要略心典》三卷,《金匮翼》及《静香楼医案》、《医学读书记》等。
喉科著作。一卷。清·尤乘撰。刊于1675年。内容有:喉症总论、咽喉门(7病)、口牙舌颈面腮门(19病)、喉症治法及制药、用药法、喉症验方等。文字简明,切于实用。1949年后出版排印本(与《咽喉脉证通论》合刊》)。
清代医家。字生洲,号无求子。江苏吴县人。初习儒,后改习医,就受业于名医李中梓,尽得其传,并遍访名医,学问大增。后至京师就良师学习针灸,并在京任太医院御前侍直,后告辞归里,潜心著作。对李中梓之《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进行增补,成《士材三书》,又增补《经络全书》。补辑《脏腑性鉴》、与《药品辨义》合而为《博物知本》。另有《寿世青编》存世。
病名。指生于脐上七寸上脘穴之腹皮痈。见《外科大成》卷二。证治可参见腹皮痈条。
气象学术语。太阴与少阴交尽,为阴之极,所以叫幽;太阳与少阳合明,为阳之极,所以叫明。幽明的交替变化,形成寒暑的不同。《素问·至真要大论》:“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相合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
证名。指因幽门不通所致的便秘。证见噎塞气阻,大便不通。《脾胃论》卷下:“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气不得上下,治在幽门闭,大便难。”治以养血润肠通便,用通幽汤。参见大便秘结条。
①人体部位名。七冲门之一。出《难经·四十四难》。即胃下口。胃下口通往小肠,如曲径通幽,故称。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上门。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腹正中线脐上6寸,旁开半寸处。
①阴气盛极之象。《素问·至真要大论》:“两阴交尽故曰幽。”
②昏暗,黑夜。《素问·天元纪大论》:“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明,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
③旧称所谓阴间。《伤寒论·序》:“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④深。《伤寒论·序》:“阴阳会通,玄冥幽微。”
病因学名词。系类中风病因之一。因忧愁过度导致气机郁结,化火生风而出现类中风证。
病证名。情志三郁之一。多因悲忧过度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若忧郁病者,则全属大虚,本无邪实。”以悲则气消,忧则气沉,故必伤脾肺。若初郁不开,未至内伤而胸膈痞闷者,宜二陈汤、平胃散,或和胃煎、调气平胃散、神香散、六君子汤调之。忧郁伤脾而吞酸呕恶者,宜温胃饮或沉香散。忧郁伤脾肺而困倦怔忡,倦怠食少者,宜归脾汤或寿脾煎。忧思伤心脾,以致气血日消,饮食日减,宜五福饮、七福饮,甚者大补元煎。”参见情志三郁、七情郁证,内郁条。
病名。因情志而引致之瘿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孙氏分瘿为五种,忧瘿即其之一。指因忧思气结,情志不遂,郁滞于颈而致。证治参见劳瘿条。
病证名。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证见天气阴寒时心下悸动,手足不能自温等。治用五噎丸、五噎散、沉香散。参见五噎、噎条。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忧愁过度易损伤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忧伤肺,喜胜忧。”王冰注:“虽志为忧,过则损也。”
病证名。忧愁过度所致的疾患。证见忽忽不乐,洒淅寒热,痰气不清。治宜萱草忘忧汤(见《医醇剩义·忧伤》)。参见忧郁条。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忧气,则不可极作,暮卧不安席。”参见七气、九气条。
忧愁和愤恨。《素问·忧恚无言》:“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
病证名。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证见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无力(见《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参见五膈条。
忧愁。七情之一。忧为肺之志,过度忧愁易损伤肺气,亦可影响其它脏腑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西方生燥……在脏为肺……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素问·宣明五气》:“五精所并,精气……并于肝则忧。”《灵枢·口问》:“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药学著作。二卷。陆晋笙撰。作者以中医病证列目,叙述药物使用及生活、调摄、宜忌事项。可供中医护理的参考。本书有《(鱼孚)溪医述十五种》本。1921年绍兴医药学社出版单行本。
药学著作。一卷。金·李杲撰。据《本草纲目序例》称,此书在《珍珠囊》的基础上,增加了用药凡例,诸经响导及纲要治法等内容。原书已佚。但其内容保留于《汤液本草》上卷中。
古代中医眼科手术方法名称。《银海精微》:“用夹法,夹时审转看上下睑。睑上有瘀血处可劘,劘至乎血尽方可夹上夹子。其夹不可高大,只在重弦上,仔细看其睫毛转,又要平正,方可着力扯紧,其夹肉处用小艾圈灸三个,不可多灸,灸多恐溃。夹决目夹肉,若未干,可专催用淡淡丹药去其余翳。此眼绝有厚翳,不可用重药。”此法现已不采用。
即吐法。详该条。
病名。水流肠胃,上及肺部之疾患。证见疾行时肠鸣,喘不得平卧,两足皆肿。《素问·气厥论》:“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囊浆,水之病也。”王冰注:“肺藏气,肾主水,夫肺寒入肾,肾气有余则上奔于肺,故云涌水也。”《儒门事亲》卷六:“病涌水证,面黄而喘,两足皆肿,按之陷而复行,行则濯濯有声,常欲饮水,不得睡卧。”参见痰饮条。
脉象名。脉来如泉之涌出,浮盛而无根。《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
病名。
①指生于足心涌泉穴之痈疽。亦名涌泉痈、井泉疽、足心痈、足心发、脚心痈、脚心毒、足底疔、穿心疔、水疔、病穿板、脚底穿心疔、穿板疽、丹疽、掌心疽、穿板疽、穿窟天蛇。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该病为肾经虚损,湿热下注而成。症见患处红肿疼痛难忍。其预后如见脓浅溃速者为轻。治宜服用仙方活命饮,脓深溃迟者为重,应兼服桂附地黄丸以补益肾气,同时应加用清热利湿之品。余证治同外痈条。
②出《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尾骨下长强穴之痈。亦称之为涌泉疽。因湿热凝结而成。症见患处初肿坚硬疼痛,状如伏鼠,治宜清利下焦湿热。余证治可参鹳口疽条。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地冲。属足少阴肾经。井(木)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布有第二趾底总神经,深层为足底弓。主治昏厥,头顶痛,眩晕,喉痹,衄血,舌平,失音,小儿惊风,癫痫,足心热,五趾尽痛,及休克,中暑,神经衰弱,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障从轮外自下向上,故曰涌波。”指黑睛生翳,自下向上发展,势如波涌的病证。类今之角膜溃疡。参见花翳白陷、凝脂翳等条。
①形容水自下而上,似泉水上涌。如涌水、涌泉。《素问·气厥论》:“肺移寒于肾,为涌水。”《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涌泉。”
②呕吐上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酸苦涌泄为阴。”
病名。为有头疽生于太阳穴者,亦名太阳疽、脑发疽。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证治参见有头疽条。
经外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即池泉。见该条。
病名。指痰多气壅而引起的咳嗽。《证治要诀·诸嗽门》:“壅嗽,声重痰稠,或咳有血,以薄荷、生胡麻各一撮,细嚼,煎苏子降气汤送下。”参见咳嗽、痰嗽、痰饮咳嗽、痰积嗽等。
病名。指发生于脐上二寸处之腹皮痈。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即冲疽。详见该条①。
病名。即脚气。《济生方》卷三:“脚气虽曰壅疾,无补法,惟当泻之。理固然也,愚者之见,亦可补之。”详见脚气条。
骨名。亦称手鱼骨,手大指本节后的起骨。
通“壅”。壅滞不通。《素问·大奇论》:“肺之雍,喘而两胠满。”
病证名。系由气血邪毒所困而壅塞不通,引起局部肿胀的症状。《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痈疡的邪毒。《素问·病能论》:“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
病名总称。临证指五种与痈疽有关的疾患。出《卫济宝书》卷上。称癌、瘭、疽、痼、痈五者为痈疽的五发。详见各条。
病证名。指患有痈疽且伴见头痛眩晕者。临证应辨证施治。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内有:“体倦头痛或眩晕中气虚也,托里消毒散去三味(银花、白芷、连翘)加柴胡、升麻;如不应暂用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日晡头痛或眩晕阴血虚也,去三味加熟地黄,如不应佐以六味丸。”
证名。指患疮疡过程中,局部依次(顺序)出现病情发展顺利的症状而言。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一。其临床表现为:疮疡从小而大,疮顶高突,焮赤疼痛,根脚不散;已成则顶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脓易腐;溃后脓液稠厚黄白,色鲜不臭,腐肉已脱,肿消痛减,疮面红活鲜润;新肉渐生,疮口易敛易愈,患者知觉正常。临证判断是否顺证,还须结合全身症状。
痈疽验方专书。一卷。明·陶华撰。约成书于15世纪中期。本书收载根据痈疽的若干兼证制定内服和外用方共70余首,多属秘方或经验有效之方。后薛己将本书收入《薛氏医案》中,并附按语。现有《大成书局》石印本。
痈疽灸法专着。又名《痈疽神妙灸经》。一卷。元·胡元庆撰。撰年不详,后经明·薛己校补。是一部用灸法治疗外科痈疽病的专书。主要论述十四经脉中治痈疽的主要腧穴及其灸治方法,并附插图。后有《看内痈疽诀法》一文,颇有创造性见解。书中收载了不见于其他专着的若干灸疮秘穴,亦附有插图。现有日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