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x~y\
 《中医词典》x~y > 拼音X

(拼音X)第十二篇

 

小儿脓血痢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利下脓血相杂,里急后重。因湿热毒气内侵,热迫血行,渗入肠道,与津液相搏所致。治宜清肠和血,用芍药汤或香连丸加水杨梅、海蚌含珠等。

 

小儿溺血

病证名。即小儿小便出血。症见尿中带血,顺利而下,无疼痛感觉。《幼科证治准绳》:“溺血者,盖心主血,血与小肠相合,血之流行,周遍经络,循环脏腑,若热聚膀胱,血渗入脬,故小便血出也。”又“热盛积于小肠,甚则尿血。”多由胎热结于下焦,损伤阴络,血热妄行,下渗膀胱所致。治宜凉血止血,用小蓟饮子,或四物汤加牛膝、白茅根。虚热,用六味地黄丸。

 

小儿脑髓风

病证名。见《普济方》。小儿囟门未合,为风邪所侵,袭于脑髓。症见囟颅开解,皮肉筋脉急胀,骨缝青筋起,面少血色,呕吐痰涎,久则成慢惊风。治宜疏风豁痰,方用涤痰汤加荆芥穗、僵蚕

 

小儿囊肿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即脱囊。详该条。

 

小儿目闭不开

证名。见《审视瑶函》。指初生儿双眼红肿,眵多稠粘,目闭不开的证候。详目闭不开条。

 

小儿面疮

病证名。指小儿面部生疮,有脓或黄水渗出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面上忽遇有经络虚隙,为风、湿、寒、热所乘,搏于气血则生其疮。或如火烧,或出脓,或出黄水,日久不能愈瘥。”类似浅脓疱病。治宜疏风化湿、清热解毒,内服五味消毒饮,外用三黄散加青黛,撒布局部。

 

小儿脉法

小儿切诊之一。小儿寸口脉位短,一般3岁以上多用“一指定三关法”切脉,3岁以下诊指纹。《脉经》:“小儿脉快疾,一息七八至曰平,不及曰损,太过曰至。”年龄越小,脉搏越快。三岁小儿,以医生呼吸定息,其脉来五六次为常脉,超过六次为数脉,不足五次为迟脉。小儿脉象分类:《内经》分大、小、缓、急;《小儿药证直诀》分浮、沉、缓、急、弦、细、促、乱;《幼幼集成》分浮、沉、迟、数四脉,且以有力无力定虚实。小儿主病脉象常用有浮、沉、迟、数、虚、实、弦、滑八种。

 

小儿麻痹后遗症

西医病名。属中医痿证、痿躄的范围。多由风湿热之邪内窜经络所致,不同于一般温邪袭肺或暑湿壅阻肠胃。临床表现早期类似感冒,如发热、呕吐、腹泻等。发生麻痹前期多有面赤,咽红,出汗,全身肌肉疼痛拘急,四肢颤震等。治宜通利湿热,祛风通络。若病毒深入,可见嗜睡,昏迷,抽搦,项强或喘促,吞咽困难等症。治宜熄风镇静,或定喘降逆。本病进入麻痹期,瘫痪可发于身体各部,常见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见。治宜疏风通络,调和气血,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如面部瘫痪,用牵正散加减或针刺颊车、地仓、合谷。若此期未能恢复,日久可致肌肉萎缩,关节变形等,即为小儿麻痹后遗症,治宜补益肝肾,温通络脉,用虎潜丸、活络丹或金刚丸等。并积极配合针灸、按摩治疗,上肢瘫痪取肩髃、肩髎、曲池、大椎;下肢瘫痪取足三里、解溪、环跳、风市、阳陵泉;腹肌瘫痪,取中脘、梁门、气海;颈肌瘫痪,取天柱、天鼎、天容。

 

小儿瘰疬

病证名。即淋巴结肿大。又名九漏。《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身生热疮,必生瘰疬。其状如结核,在皮肉间三两个相连累也。是风热搏于气血,焮结所生也。”详见瘰疬条。

 

小儿聋哑

病证名。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其中多数是由于在婴幼儿期患病丧失听觉,无从学习语言而成聋哑。先天性者,幼小即两耳失聪,不能语言。《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发惊痫后,六七岁不能语言。”《丹溪心法》:“耳聋皆属于热。”说明聋哑系由热病或发惊后,经络气机阻滞,致窍闭不通,不能闻声所致。经脉循行到耳部的主要有手太阳、手少阳和足少阳三经。《灵枢·经脉》:“手太阳小肠经……所生病者耳聋……,又,手少阳三焦经是动则病耳。”《素问·热论》:“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素问·厥论》:“少阳之厥则暴聋。”治宜通经利气,以针灸治法为主。《灵枢·杂病》:“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聋而痛者,取手阳明。”目前针治聋哑,一般取听会、听宫、耳门、翳风、瘈脉、百会、中渚。眩晕,配风池;语蹇,配哑门、廉泉;鼻塞,配迎香、合谷。一般尚有残余听觉者,治疗效果较佳。

 

小儿痢疾

病证名。多发于夏秋季,以腹痛、里急后重,排粘液或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证分虚实,辨分湿热孰重。实证,治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等法;虚证,用补中益气、收涩固脱等法。热重于湿,宜清肠解毒,用白头翁汤;湿重于热,宜清肠化湿,用芍药汤。若邪窜心肝,症见突然高热,昏迷,惊厥等,治宜配合清心镇静之剂,如神犀丹、紫雪丹。若久痢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用桂附理中汤加味。针刺可取上巨虚、天枢、足三里、内庭。参见热痢、疫痢条。

 

小儿里热

小儿诸热之一。指小儿由于多种非外感因素引起的发热,热自内生,病位在里。常见有两种:

①饮食不节,肠胃失调,伤食发热。症见颊赤口渴,手心、腹部热较明显,发热以午后夜间为甚,嗳气吐乳,大便酸臭,或腹痛多啼,或腹胀喘急,不思乳食,唾卧不安。治宜消食导滞,清热和胃,用保和丸加减。

②婴儿包裹过严,衣被过厚,居室过暖,以致寒温失度。症见身热,面赤,烦躁多啼,自汗作渴,大便青绿,小便短黄。治宜清解热邪,用导赤散加银花、菊花连翘。并调节寒温,注意护理。

 

小儿羸瘦

病证名。小儿脾胃脆弱,易虚易实,如喂养不当,或患泻痢等症,损伤脾胃功能,使之食欲不佳,甚至不能饮食,影响气血生化,肌肤失于营养,则可渐至体羸而消瘦。临床有挟冷、挟热之分。《诸病源候论》:“挟热者,即温壮身热,肌肉微黄;其挟冷者,即时时下利,唇口青葩。”治宜补益脾胃。挟热用七味白术散,挟冷用益黄散。冷热已除,则用参苓白术散调养。

 

小儿客忤

病证名。《千金要方》名少小客忤,又称中客忤、中客、中人。由于小儿神气未定,如骤见生人、突闻异声、突见异物,而引起惊吓啼哭,甚或面色变异,兼之风痰相搏,影响脾胃,以致受纳运化失调,引起吐泻、腹痛,反侧瘈疭,状似惊痫。治宜安神定志,用《丹台玉案》安魂汤(炒枣仁、茯神、远志当归、胆星、灯心)加减;痰热盛者,治法参用急惊风。

 

小儿咳嗽

病证名。小儿脏腑娇嫩,外感、内伤诸因均易伤肺而致咳嗽。外感寒、热、燥等表邪,侵入犯肺,肺气上逆;内有食滞,脾困生湿生痰,痰湿蕴积,肺气失宣;素体虚弱,久咳伤津,虚火上炎,更灼肺阴,肾不纳气而生。临床可分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咳嗽:如寒咳、热咳、伤寒暴嗽、肺塞咳嗽、肺热咳嗽、痰热嗽、秋燥咳嗽;内伤咳嗽:如食积咳嗽、呷嗽、涎嗽、痰血嗽、肺燥久咳、脾虚久嗽、肾虚久嗽等。

 

小儿咳逆

病证名。指乳汁溢入小儿气管引起的呛咳。《圣济总录》:“小儿啼呼未定,因以饮乳,与气相并,停滞胸膈,引乳射肺,令咳而气逆,故谓之咳逆。”注意小儿尚未安定时,不要急于哺乳,即可避免。

 

小儿厥证

病证名。指小儿真元虚,手足厥冷的证候。常分寒厥、热厥。《杂病源流犀烛》卷九:“夫寒厥者,即阴厥,宜急补阳(如理中汤,或桂、附、干姜、吴萸等);热厥者,即阳厥,宜急泄热(如芩、连、山栀、石膏、知母、童便,甚者可用硝、黄下之)。”详小儿寒厥、小儿热厥条。

 

小儿久痢羸瘦

病证名。小儿久痢不止而致身体羸瘦。《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夫小儿久痢羸瘦者,由因乳食不节,脏腑风挟疳气,肠胃冷热不调,变为下痢,经久不差,则脾胃虚弱,谷气减少,气血不荣,故肌体羸瘦也。”治宜益气健脾,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小儿痉病

病证名。指小儿四肢痉挛的病证。《温病条辨·解儿难》将痉病分为九种,即寒痉、风温痉、湿热痉、暑痉、湿痉、燥痉、内伤饮食痉、客忤痉、本脏自病痉。详见各条。

 

小儿惊吐

病证名。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又名夹惊吐、惊膈吐。指小儿因受惊,引起肝胃不和而呕吐。吐出清水稀涎,面色发青,烦躁不安,发热不高,不思乳食等症,甚至可伴有手足轻微抽搐。治宜平肝和胃,用温胆汤加钩藤葛根,煎汤少量频服。

 

小儿紧唇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又名小儿唇紧、紧唇、紧唇疮、沈唇。症见口唇紧急,难于开合。由唇疮所致。《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乍瘥乍发,积月累年,谓之紧唇。”参见唇疮条。

 

小儿脚瘃(zhú逐)

病证名。瘃即冻疮。《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一:“夫小儿脚瘃者,是小儿肉嫩,外风冷中于足掌中涌泉穴也。是儿脚上皮肉间,气血与风邪相感,使肉硬气血不通,阳气不达,致使然也。”

 

小儿脚拳

病证名。指小儿趾挛缩不能伸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小儿脚拳,由在胎之时,其母脏腑内有冷积,为风邪所乘,儿生之后,肾气不足,气血不营,故令脚指拳缩不展。”治宜益肾和血,祛风舒筋,用当归散。

 

小儿睑中生赘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本病皆由“脾胃壅热上冲入眼睑眦之中,致令生肉,初时小如麻米,后三五年间长大,摩隐瞳人,赤涩泪出。切宜钩割散去瘀血,后乃熨烙。宜服搜胃散、补肝丸,点普青膏立效。”内治也可清泻脾胃积热,服清胃散加减。

 

小儿瘕

病证名。症见寒热如疟,胸膈郁闷,腹中积块,或聚或散,痛亦时上时下,能食而消瘦。由血瘀阻滞经络而成。治宜和血散结之剂。

 

小儿积证

病证名。又名伤积。《幼科金针》:“小儿积证,多因哺乳失调,过食生冷油腻硬物,脾土受伤,停于中脘,或为风寒所感,或夜卧失盖,以致积气停留,面黄腹胀,往来潮热,口渴神倦,多睡少食,肚热脚冷,大便酸臭,小便短涩者,伤积也。然有乳积、食积、气积、惊积,须分别之”参见积滞条。

 

小儿昏迷

病证名。指小儿突然或逐渐对周围环境意识完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不起反应的证候。由热或痰内闭所致,病变部位在心包。热闭,多由温热病邪内传心包,或因“暑气通于心”,暑邪内闭心窍。治宜清热开窍,用牛黄清心丸或安宫牛黄丸;烦躁明显者加服紫雪丹;针刺少商、中冲、间使、大椎。痰闭,由痰湿内闭或痰火熏蒸所致,治宜芳香开窍,用苏合香丸;高热加至宝丹;针刺合谷、内关、尺泽、丰隆。内闭外脱,应开闭固脱并施。开闭同痰闭治法,固脱用参附汤龙骨、牡蛎。若脱证已固,元气大虚,用可保立苏汤(方见久病发惊条)内服。

 

小儿哕

病证名。指小儿呃逆。《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胃受邪气则呕,脾受邪气,脾胀气逆,遇冷折之,气不通则哕也。”多因食滞脾胃所致。治宜温中消导,用二陈汤加厚朴、山楂砂仁、木香。

 

小儿吼病

病名。即小儿哮喘。详该条。

 

小儿齁喘

病证名。出《普济方》。症见小儿胸满气促,痰多食少。多因痰邪内伏,复感风寒之邪,壅滞于肺所致。无表寒者,宜豁痰降气,用枳实汤;兼表寒者,宜解表化饮,用小青龙汤。

 

小儿好睡

病证名。见《明医杂着》。小儿脾胃嫩弱,消化机能不强。喂养不当,易致消化失常,湿阻中焦,升降不利,或乳食停滞而成。治宜健脾化湿助运,用六君子汤加苍术、苡仁。若有乳食停滞,佐入山楂、神曲、麦芽之类,以消食导滞;若心脾气虚挟痰,佐以当归白芍、枣仁,豁痰养心。

 

小儿寒吐

病证名。指小儿因脾胃虚寒而引起的呕吐。症见早食暮吐,或暮食早吐,吐出物多不消化,吐时少而出物多,无臭味。伴有腹隐痛,大便稀溏,或四肢厥冷等。治宜温中和胃。轻证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寒甚用理中汤,四肢厥冷加附子。

 

小儿寒厥

病证名。又名小儿阴厥。因阳气衰于下,阴寒过盛而致阳虚,阴气凑之所致。《寿世保元》:“阴厥者,始得之,身冷脉沉,四肢厥逆,足蜷卧,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宜四逆理中汤之类。仍速灸关元百壮,鼻尖有汗为度。

 

小儿龟胸穴

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小儿龟胸……灸两乳前各一寸半上二行,三骨罅间六处,各三壮。”近代《腧穴学概论》列为经外穴,名小儿龟胸。在前胸第二、三、四肋间隙,距前正中线2.5寸处,两侧共6穴。主治小儿鸡胸。艾炷灸3壮。

 

小儿肛痒

病证名。指小儿肛门瘙痒,且以夜间为甚,并有啼哭不眠等。多因嗜食甘肥,大肠湿热积滞,日久生虫蚀于肛门所致。见于蛲虫病等。治宜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四味肥儿丸加蚕砂、鹤虱、白藓皮之类。亦可用苦楝皮、使君子、生槟榔、百部煎汤外洗。

 

小儿感冒

病名。由外感时邪病毒所致。由于小儿冷暖不知调节,肌肤嫩弱,腠理疏薄,卫外机能未固,故易于罹患。受病以后,因脏腑嫩弱,故传变较速,且易兼夹痰壅、食滞、惊吓等因素而使证情复杂。证治仍分风寒、风热为主。参见感冒条。唯于小儿,辛温不宜过于湿热发散,辛凉亦不宜过多苦寒。若夹痰者,佐以宣肺化痰;夹食滞者,佐以消食导滞,夹惊吓者,则佐以安神镇惊或平肝熄风之品。

 

小儿疳眼外障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小儿疳眼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疳眼、疳毒眼、疳疾上目。小儿疳眼外障、疳病攻眼症等继发于小儿疳积,多因脾胃亏损,精血不足,目失濡养,肝热上攻所致。症见眼部干涩羞明,黑睛生翳,溃穿可成蟹精、旋螺突起,甚至眼球枯萎失明。相当于角膜软化症。治宜结合全身情况,用健脾清热、杀虫消疳、养肝明目等法。选用《医宗金鉴》肥儿丸、《银海精微》猪肝散(真蛤粉、谷精草、夜明砂、猪肝)等方加减,并配合捏脊,针刺四缝,灸足三里、肝俞、肾俞等疗法。

 

小儿疳瘦穴

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黄帝疗小儿疳痢,脱肛体瘦,渴饮,形容瘦瘁,诸般医治不差者,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间三壮,炷如小麦大。”近代《经穴治疗学》列作经外穴,名小儿疳瘦;《腧穴学概要》称小儿疳痢。在尾骨尖端直上3寸处。主治小儿疳积羸瘦,消化不良,腹痛下痢,脱肛等。沿皮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小儿疳伤眼目

病名。《银海精微》:“小儿疳伤眼目久痛,羞明不开,乌睛上青翳如黑昧子,或白膜遮睛”。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小儿疳痢

经外穴别名。见《腧穴学概论》。即小儿疳瘦。见该条。

 

小儿腹胀

病证名。指小儿腹部胀满。《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脏腑嫩弱,有风冷邪气客之,搏于脏气,则令腹胀。若脾虚,冷移于胃,食则不消。”《幼幼近编》:“小儿腹胀,有虚有实。小便不利,闷乱喘急者,此邪气之实也……。小便自利,不喘,面目四肢浮肿者,此正气之虚也。”治法参见腹胀条。

 

小儿腹痛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凡婴儿出生后,无故啼哭不止,或夜间啼哭,多是腹痛。临床分寒实腹痛、积热腹痛、伤湿腹痛、积痛、虫痛、锁肚痛、盘肠钓痛、症瘕痛、虚寒腹痛等。参见腹痛条。

 

小儿浮肿

病证名。又名小儿肿病。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皮肤,而致头面目窠、四肢腹部以及全身浮肿。《儒门事亲》:“小儿通身浮肿,是水气肿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肿病有二:一者气肿,因脾胃虚而气攻腹,腹胀,误行转药下之,致虚气上附于肺,行于四肢面目而作肿也。……二者水肿,因上焦烦渴,饮水无度,脾胃虚而不能约制其水,肾反乘脾,土随水行,上附于肺,肺主皮肤,脾主四肢,故水流走于四肢皮肤而作肿也。”因水气引起的浮肿,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临床以小儿急慢性肾炎较为常见。针对不同情况,治疗用发汗法,如越婢加术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利水法,如五苓散、五皮饮;益气补脾法,如参苓白术散;滋肾壮水法,如六味地黄汤、金匮肾气丸等。亦可分为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肾水、胆水、小肠水、大肠水、膀胱水,辨证施治。详见各条。

 

小儿风泻

病证名。指慢惊风后出现的泄泻。《幼科证治准绳》:“慢惊大病后有之,其粪稀黄褪色,或夹不消化乳食同下,此因脾虚所致。”治宜补益脾气,用参苓白术散。

 

小儿风痢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风毒内袭而致痢疾。其特点是便下黄褐色,与疳泻颇相类似,但风痢粪便不臭为异。治宜祛脾胃风毒,用泻黄散送下香连丸。

 

小儿风疾瘾疹

病证名。小儿皮肤作痒,遍身疙瘩。即荨麻疹。《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风疾瘾疹者,因小儿肌肤嫩,血气微弱,或因暖衣而腠理疏开,或天暄而汗津润出,忽为风邪所干,搏于血气,藏流于皮肤之间,不能消散。”参见隐疹条。

 

小儿发痧

病证名。见《寿世保元》。症见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四肢懈怠,饮食不思,容颜惨楚。由寒邪外袭,气血内郁所致。如腹痛而手足冷者为阴痧,腹痛而手足温者为阳痧。治宜开通腠理,宣畅气血。用热水蘸搭臂膊,以苎麻频频刮之,候红色出为度。甚者以针刺十指背近爪处一分许,其法为先将患儿两手自臂捋下,俟血聚指头方刺。参见闷痧、寒痧、热痧条。

 

小儿发黄

病证名。指小儿头发色黄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足少阴为肾之经,其血气华于发。若气血不足,则不能润悦于发,故发黄也。”治宜滋肾养血,用二至丸合四物汤加制首乌、菟丝子煎服。

 

小儿多涎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多由脾热上蒸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常,运化无力所致。若涎多粘稠而臭,为脾热,治宜清脾泻热,用泻黄散;若涎多清稀,为虚寒,治宜温中健脾,用理中汤加减。参见流涎条。

 

《小儿痘疹方论》

儿科著作。一卷。宋·陈文中约撰于13世纪中期。书中首论痘疹的病原,认为五脏六腑秽液或皮膜筋之秽液皆为发痘疹之毒。次论辨证和治法,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表里俱实者,身壮热、大便黄稠,其疮必光泽、起发肥满,疮易出易靥。表里俱虚者,已出未愈之间、疮不光泽、不起发、不红活、咸兼腹胀泻泄、气促而难靥。痘疹的治疗大法为托里、解毒和疏通荣卫。后辑录有关痘疹的效方,文字简要。1958年商务印书馆将本书与《小儿病原方论》合刊出版,书名:《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

 

小儿痘风疮

病名。小儿痧痘症之并发性感染。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痘癞。多由痧痘之后,余毒未尽,留热肌肤,复感风邪而成。初起先从丘疹搔痒,次渐延开成片,破溃流脂水而结痂,搔之无度。治宜解毒利湿,疏风止痒。内服以消风散方加减,外敷可撒渗湿救苦散,或用麦饯散搽之,或兼戒口味避风即愈。若疮面干燥者用白蜜调涂。

 

小儿丹毒

病名。小儿体表忽患焮赤如丹涂之状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丹毒第四。然于《诸病源候论》卷31论述丹毒病之丹候时,已明确强调“毒入肠则杀人,小儿得之最忌”,为小儿丹毒独立为病提出了理论依据。历代沿袭引用并加发展而名目繁杂,计有:胎热丹毒、赤游风、胎毒发丹、滞热丹毒、食滞丹毒、伤食发丹、赤丹、茱萸丹、鸡冠丹、赤游丹、白丹、吉灶丹、飞灶丹、露丹、殃火丹、朱田火丹、野火丹、水激丹、天灶丹、胡次丹、葫芦丹、胡漏丹、尿灶火丹、水丹、风丹、烟火丹、废灶火丹、骨火丹、家火丹、鬼火丹、五色油丹、油肿赤流丹、五色丹、神火丹、萤火丹等等。上述病名虽大多为丹毒之病,但也有部分夹杂皮肤发红的其他炎症性病变。此外尚有一些后世不再应用之小儿丹毒病名,如:熛火丹、伊火丹、郁火丹、留火丹、飞火丹、暴火丹、风火丹、厉火丹、赤黑丹、石火丹、野灶丹等。由此可见病名之混乱状况。该病皆由风热恶毒所致,证见身体忽然焮赤,如丹涂之状,或发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重者痛不可堪,久乃坏烂,去脓血数升,若发于节间,多流之四肢,其毒若入肠则杀人。或谓:“此虽小疾,不治令人至死。”证治参见丹毒条。

 

小儿大衄

病证名。指小儿眼、鼻、耳、口七窍出血。《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九:“血虚受热,散漫失度,出于七窍者,为大衄。”《疡医大全》卷三十七:“耳目口鼻窍中,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旦夕俄顷,用冷水当面噀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蘸醋令透,搭在囟门,血即止。次以当归一两煎汤,磨沉香、降香各五钱,加童便服之,血自归经。”治同九道出血。

 

小儿唇紧

出《本草纲目》。即小儿紧唇。详该条。

 

小儿喘急

病证名。指小儿呼吸急促。喘与气急有轻重的区别。《幼科证治准绳》记述此病“喘则欲言不能,溢于胸臆;气急但息短,心神迷闷耳。”其证分虚实。实证:喘时声息粗大,气急而促,多因风寒外束,腠理壅遏,肺失宣降,气逆而喘,治同风寒喘急,详该条。虚证:喘时呼吸浅而弱,精神萎靡,面色(白光)白,多由胎元不正,脾肺气虚所致,治宜益气健脾,养阴清肺,用沙参麦冬汤加六君子汤。

 

小儿虫吐

病证名。胃肠失调,或发高热,或驱虫不当,均能令虫不安,使蛔虫上窜,吐虫及呕吐清稀涎沫,腹胀痛。治宜安蛔降逆,用乌梅丸煎服。体弱用安蛔理中汤,或左金丸。

 

小儿察色法

诊断学名词。观察小儿面部色泽变化,青色主风、主惊、主寒、主痛;赤色主热;黄色主湿、主饮食伤;白色主虚;黑色主寒、主痛、主中邪毒等。察色应四诊合参。

 

《小儿病原方论》

儿科著作。四卷。宋·陈文中撰。刊于1254年。卷一养子真诀及小儿变蒸,重点叙述小儿护理;卷二三纹三关及面部形色,记述儿科病的望诊;卷三-四为惊风及痘疮的证治。内容简要,并附望诊图。陈氏精通医道,于小儿科尤有高深造诣。故本书反映出作者与众不同的学术见解。如将辨小儿指纹的“风、气、命”三关改为“气、风、命”三关。即以食指初节为气关,中节为风关,末节为命门。且云:“初得气关病易治,传入风命便难陈”。本书的特点在于辨证求源十分详明。亦多创见。1958年商务印书馆将本书与《小儿痘诊方论》合刊出版,书名为《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

 

小儿表热

小儿诸热之一。指小儿由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发热,病位在表,并伴有鼻塞、流涕、喷嚏或咳嗽等表证。一般分风寒、风热两类。小儿风寒发热,症见无汗,身热,呵欠烦闷,恶寒项急,上气喘逆,喜暖,吮乳时口中吐气不热。治宜辛温解表,可选用香苏散或参苏饮加减。风热发热,症见汗出,身热面赤,目涩多肿,恶风气喘,喜凉吮乳时口中气热。治宜辛凉解表,可选用桑菊饮或银翘散加减。小儿表证易寒从热化,多寒热挟杂之证,一般热多于寒,着重清热解表,但不宜过于发汗。

 

小儿变蒸

即变蒸。详该条。

 

小儿闭证

病证名。指疾病急剧变化过程中,正气不支,邪气内陷,而致脏腑功能闭塞不通的病理。多见于中风、温热病热入营血阶段,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两手握拳、痰涎壅盛等。详见小儿昏迷条。

 

小儿暴惊

病证名。指小儿突然发惊啼哭。多由卒见生人、异物,或闻大声巨响,致气怯痰逆,精神闷乱所致。治宜镇惊安神,可选用牛黄抱龙丸,或至宝锭。

 

小儿半身不遂

病证名。指小儿肢体一侧运动障碍或完全丧失。《医林改错》:“小儿半身不遂,自周岁至童年皆有,突然患此者少,多半由伤寒、瘟疫痘疹、吐泻等病后元气渐亏,面色青白,渐渐手足不动,甚则手足筋挛,周身如泥塑。”治宜针灸为主。上肢,取肩髃、曲池、列缺、少商、合谷、手三里;下肢,取解溪、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环跳,邪盛者用泄法,邪退正虚,或无外邪者用补法。参见小儿麻痹后遗症条。

 

小儿斑疮入眼外障

病名。即痘疮合并的眼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此眼初患之时,不论大小,须患斑疮一度,疮子患时,觉入眼中,即时将息慎忌。若不忌口将息,即便疼痛泪出、赤涩,怕日难开,肿硬,翳如银色。此乃热气在肝,上冲入眼,肝膈壅毒,因成障翳。宜用秦皮汤洗之,后服凉肝丸,不宜镰洗出血,点药挑拨,恐损眼,得疼痛定,即点退翳药”。参见痘疮入眼条。

 

小儿白泻

病证名。出《中藏经》。指小儿泄泻,大便色白稀薄。临床常伴有腹胀、腹痛、唇淡等。多由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水湿下注所致。治宜健脾化湿,用《中藏经》白术丸(白术当归白芍、木香)。

 

小儿按摩

专用于防治小儿病症的特定推拿手法。见陈氏《小儿按摩经》。又称小儿推拿。根据小儿生理和病理的特点,有其特殊的穴位和手法。如三关、六腑、五经等穴位,分阴阳、开璇玑等方法。常用于防治感冒、发热、呕吐、腹泻、食滞、疳积、遗尿、脱肛、惊厥等。

 

小毒

中药学术语。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之猛烈程度最轻者。《素问·五常政大论》:“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小肠主受盛

生理学名词。指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承受从胃中来的、经过初步消化的饮食,进行分别清浊。《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蒸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证见下唇焦。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小肠蒸,下唇焦。”

 

小肠胀

病名。胀病之一。见《灵枢·胀论》。证见少腹(月真)胀、引腰而痛。以小肠为受盛之官,受盛水谷而分清浊,水液渗于前,糟粕归于后。寒气上逆,则化物不出,故小腹(月真)胀,引腰而痛也。治当分理水谷,俾二便通行,则胀满自解,通幽化浊汤主之。

 

小肠俞

经穴名。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小肠之背俞穴。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小腹胀痛,赤白痢疾,遗精,遗尿,尿血,疝气,赤白带下,腰骶疼痛,及盆腔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小肠痈

病名。发于小肠间之内痈,《疡科心得集》卷中:“小肠痈者,少腹肿而硬,按之则痛,左腿屈而不伸,溲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腹皮急则腹胀大。”辨证治疗参见肠痈。即:脉迟紧者脓未成,宜牡丹皮汤下之;脉洪数者脓已成,宜薏苡仁汤。参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十五。证见气血虚者,可选用八珍汤化裁。

 

小肠泻

病证名。指小肠受病而引起的泄泻。《幼科发挥》卷下:泻“自小肠来者,亦水谷注下而不分,则成糟粕而非完谷,且小肠为受盛之府,水谷到此,已变化而未尽变化也。”治宜用五苓散,以水谷分利而止泻。

 

小肠泄

病名。出《难经·五十七难》。证见溲而便脓血,少腹痛。《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用承气汤、加减平胃散、七宣丸、香连丸、芍药檗皮丸等方。

 

小肠水

病证名。出《幼科证治准绳》。小儿浮肿之一。因小肠有病引起的水肿。症见浮肿,小腹急满。由于小肠热郁,水湿内停,湿热相搏,注入下焦所致。治宜清热利湿,用导赤散加减。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

手太阳小肠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证。见《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颌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颌、肩、臑、肘、臂外后廉痛。”《脉经·小肠手太阳经病证》除上列“是动、所生”病外,并列举了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下重便脓血,暮发热等症。

 

小肠疝

病名。指因风寒袭致少腹痛引睾丸之病证。见《杂病证治类方》卷六。发病多由小肠虚,复为风冷之邪侵入所致。《医宗必读》卷八论曰:“小肠疝,小肠之病,少腹痛引睾丸,必连腰背而痛。”治宜温化行气,可选用茴香、川楝、吴茱萸、陈皮、马兰花、芫荽等温通行气之剂。

 

小肠气痛

病证名。指脐下两侧绞痛的疝气。《幼科铁镜》:“婴儿小肠膀胱气痛,在脐下气海两边,筋肿到肾囊边,痛不可抵。”治宜理气消肿,用川楝子、橘核、小茴香、荔枝核俱焙炒为末,白酒调服。甚者宜手术治疗。

 

小肠气

病名。即疝气。见明·何瑭《医学管见》。证见脐下(疒^丂)痛连腰脊,控睾丸而痛。治宜小茴香圆等方。

 

小肠咳

病名。咳而肠中排出气体者。出《素问·咳论》:“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治用芍药甘草汤、清宫丸或桔梗汤加人参茯苓橘红、五味等。

 

小肠惊

脏腑惊证之一。《小儿病源方论》:“小肠惊,夜啼至晓。”

 

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的简称。见该条。

 

小肠风

病名。指顽固性阴疮。出周慎斋《秘传女科》:“阴户生疮,诸药不效,名小肠风。”症见外阴部溃烂成疮,黄水淋漓,伴有红肿疼痛。多因下焦湿热蕴结成毒,或正气虚弱,邪毒凝结而成。因热毒而成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消疮,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正虚毒凝者治以补益气血,托里消毒,方用托里消毒散、阳和汤、小金丹等。局部用木通、藁本枳壳、贯众、白芷甘松、芥穗、薄荷,等分切细,水煎,临用加皮硝三钱,日洗三、五次。

 

小肠病

六腑病候之一。小肠受盛胃中水谷,主转输清浊,与心相表里。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由客寒蕴热、气滞郁结或气虚不禁所致。临床表现多见二便失常,并可兼见心经症状。《灵枢·邪气脏府病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太平圣惠方》卷四,谓小肠虚则生寒,寒则肠中痛,惊跳,乍来乍去,小便数;实则生热,热则心下急痹,口张、舌上生疮,身热来去,汗出,心烦身重,小腹胀急,小便赤涩不利。又小肠气,证见小腹引睾丸连腰脊而痛。小肠痈,证见发热恶寒,脉芤而数,肤皮错纵,腹急渐肿,按之内痛,大便重坠,小便涩滞若淋。

 

小肠

①人体解剖结构名。六腑之一。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包括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主要功能是主化物而分别清浊。它承接胃腐熟的饮食再行消化,有“受盛之腑”、“受盛之官”之称。食糜在小肠再经过消化并分别清浊,精华部分营养全身,糟粕归大肠,水液归于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医学入门》:“小肠上接胃口,受盛其糟粕传化,下达膀胱,泌别其清浊宣通。”

②推拿部位名。其位置各家所指不同。《幼科推拿秘书》谓位于小指尺侧边缘一线;《小儿推拿广意》谓位于中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幼科铁镜》谓位于食指中段指骨的腹面。

 

小产

病名。出《景岳全书·妇人规》亦名半生、半产、失胎、伤娠、草产、损娠。指妇人怀孕三月以上,由于气血虚弱,肾虚,血热及外伤等原因损及冲任,导致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或毒药伤胎,以致未足月而产。

 

小便余沥

证名。小便之后,滴沥不尽。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多因肾虚膀胱冷所致。《圣济总录》卷九十二:“虚劳小便余沥者,肾气虚弱,而膀胱不利故也,膀胱不利,则气不能化,气不化,则水道不宣,故小便后有余沥。”治宜温补,用肉苁蓉散、二参丸等方。

 

小便数

证名。出《灵枢·经脉》。即小便频数。详该条。

 

小便失禁

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淋闭》。又称小便不禁。详该条。

 

小便涩痛

证名。小便排出不畅,尿道疼痛,为淋症的主要症状。《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淋,小便涩痛也,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详见淋条。

 

小便频数

证名。因脬气不足,小便频数,昼甚于夜者,用缩泉丸;或时清利过多,或时频数赤涩者,用加减八味丸;若夜起小便多者,八味丸加五味子;数而少为实热,宜渗之,五苓散减桂加滑石、甘草;数而色黄为虚热,宜滋阴六味丸;数而多,色白体羸,为真阳虚,升气少而降气多,须补右肾相火,八味丸加补骨脂、鹿茸。年老人多频数者,是膀胱血少,阳火偏旺,治当补膀胱阴血,泻火邪为主,佐以收涩之剂,如牡蛎、山茱萸、五味子之类。若小便频数或劳而益甚,属脾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五味子。妇人小便频数,量少急迫,腹部觉胀,为肝郁气结,治宜舒肝理气,用逍遥散。小便频数涩痛者,为淋症。小便频数量多,或尿如脂膏,或多饮、多食,为消渴病。详见该条。

 

小便难

证名。尿少及小便艰涩之证。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因肾与膀胱热所致。治宜瞿麦、滑石、茯苓等药。太阳病误发汗,阳明中风亦可致小便难,治宜桂枝加附子汤,小柴胡茯苓汤等方。

 

小便利多

证名。又称漩多。即尿多。出《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圣济总录》卷九十六:“肾气不足,膀胱有寒,不能约制水液,令津滑气虚,故小便利多。”详小便多条。

 

小便浑浊

证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参见便浊条。

 

小便黄赤

证名。小便颜色较正常黄,甚至带红色。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如肝热而溺赤,尿频涩痛,时觉凛凛,或发寒热,宜当归龙荟丸;阴虚火旺而溺赤,咽干口燥,口舌碎痛,心烦失眠,舌红,脉细数,宜黄连阿胶汤;肾气虚寒,小便赤,足胫逆冷,脉涩,宜附子四逆汤。黄疸、泄泻、臌胀、水肿、多汗、热淋等,小便皆可见黄赤。详见各条。

 

小便多

证名。又称小便利多、漩多。因下元虚冷,肾不摄水,证见小便次数增多,小便清长,或夜间尿多,并可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神困倦等症。治宜温肾固摄,用附桂八味丸、玄兔丹、鹿茸丸、缩泉丸等方,并灸命门、关元等穴。小便多为消渴病主症之一,常伴见多饮、多食。详消渴条。

 

小便赤涩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多为胞内有客热,入于膀胱,致水液不利,故见小便赤涩。暑月见汗多而小便赤涩,以盛暑外发为汗,津液不通,小便涩闭,则水不运下。又有虚劳汗多而赤涩者,因五内枯燥,不能生津,枯溺涩而赤,不宜过用通小便之剂,竭其肾水。诸失精血及患痈毒人有小便赤涩之证,是枯竭不润之故。小便赤涩而频数疼痛者,为淋证。详热淋条。

 

小便不通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即癃闭。详该条。

 

小便不利

证名。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及小便完全闭寒不通。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因阴虚、发热、大汗、吐泻、失血等导致化源不足而小便不利者,治宜滋阴养血为主,不宜渗利,方用增液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等。因肺气失宣、脾虚不运、肾关不利、三焦决渎失常等导致水湿失运而小便不利者,治宜宣通肺气、健运脾胃、温补肾元、疏通三焦等法,方用生脉散加桔梗、实脾饮、八味丸、疏凿饮子等。因肺热气壅、热结膀胱、气机郁滞、瘀腐阻塞水道、肾元虚衰、胞转等导致尿蓄膀胱而小便不利者,可分别采用清肺、泄热、理气、化瘀、温肾、渗利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