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西医备考\《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第八章 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

第五节 蛋白激酶C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一类Ca2+、磷脂依赖性的蛋白激酶,在跨膜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PKC通过催化多种蛋白质上Ser/Thr磷酸化,调节多种细胞的代谢、生长、增殖和分化。

表 8-3 哺乳动物组织内的PKC亚类

亚 类氨基酸残基分子量(kDa)激 活 剂表达组织
A组:经典PKC    
α67276PS、Ca2+、DAG、FFA、LysoPC广泛
βI67176同 上某些组织
βⅡ67376同 上多种组织
γ69778同 上
B组:新型PKC    
δ67377PS、DAG广 泛
ε73783PS、DAG、FFA脑 等
η(L)68377肺、皮肤、心脏
θ70781骨骼肌
C组:非典型PKC    
ζ59267PS、FFA广 泛
λ58667卵巢、睾丸等

注:PS:磷脂酰丝氨酸 FFA:游离脂肪酸

DAG:二酰基甘油 LysoPC:溶血磷脂酰胆碱

 

一、PKC的亚类及其结构特点

(一)PKC亚类

到目前为止,在哺乳动物组织内已确定10种PKC亚类(8-3),分为A、B、C三组,A组称为典型或传统的PKC(classicalor conventional PKC,CPKC),包括α、βI、βⅡ和 γ亚类,其中βI和βⅡ有高度的同源性,是由同一mRNA的不同剪接而成,A组成员分子量在76-78kDa。B组为新型PKC(atypical PKC,aPKC),包括δ、ε、η(L)和θ亚类,分子量在77-83kDa。C组为非典型PKC(atypicalPKC,aPKC),由ζ和λ亚类组成,分子量较小为67kDa。

(二)PKC的结构

PKC的所有亚类都由一条单肽链组成(图8-11),分子量大约为67-83kDa,其结构可分为四个保守区C1-C4(mPKC和aPKC缺少C2区)和五个可变区V1-V5。基中C1区可能是膜结合区,并且含有富含半胱氨酸的随机重复序列Cys-X2-Cys-X13(14)-Cys-X2-Cys-X7-Cys-X7-Cys(X代表任何一种氨基酸),这段顺序与在许多金属-蛋白质及转录调节有关的DNA结合蛋白中的半胱氨酸-锌-DNA结合指形区(cysteine-Zinc-DNabinding finger)保守顺序Cys-X2-Cys-X13-Cys-X2-Cys相似。最近对PKC的多肽片段进行分析发现,该序列与佛波酯和二酰基甘油(DAG)的结合有关。C2区与PKC对Ca2+的敏感性有关。C1和C2在结构上不同于其它蛋白激酶,能结合Ca2+、磷脂、DAG和TPA,因此C1和C2区又称为调节区。C3区包括一个ATP结合序列Gly-X-Gly-X-X-Gly-Lys,该区域与其它蛋白激酶的ATP结合位点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又称催化区。C4区包含一个底物结合区,是识别磷酸化底物所必需的。

PKC亚类的分子结构

图8-11 PKC亚类的分子结构

 

二、PKC的转位与激活

1.PKC的转位 PKC广泛分布于多种组织、器官和细胞,静止细胞中PKC主要存在于胞浆中,当细胞受到刺激后,PKC以Ca2+依赖的形式从胞浆中移位到细胞膜上,此过程称之为转位(translocation)。一般将PKC的转位作为PKC激活的标志。

2.PKC的激活 PKC的活性依赖于钙离子和磷脂的存在,但只有在磷脂代谢中间产物二酰基甘油(DAG)存在下,生理浓度的钙离子才起作用,这是由于DAG能增加PKC对底物亲和力的缘故。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在磷脂酶-C作用下水解生成DAG和IP3。IP3促进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在激活PKC过程中与DAG起协同作用。乙酸豆塞外佛波酯(12-o-tertradecanoylphordol-13-acetate,TPA;或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是一种促肿瘤剂,由于基结构与DAG相似(图8-12),可在很低尝试下模拟DAG,活化PKC,使PKC亲和力增至10-7M。PKC是TPA的受体,当TPA插入细胞膜后可以替代DAG而直接活化PKC。当过高剂量TPA处理细胞可使靶细胞中PKC迅速耗竭,反而影响细胞的信号传递。

我种化学物持或抗生素对PKC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根据抑制剂作用PKC靶部位的不同可以将抑制剂分为二组:一组是作用于催化区的抑制剂,它们可与蛋白激酶的保守残基结合,因此对PKC无明显的选择性;另一组是作用于调节区的抑制剂,它们可与Ca2+、磷脂和二酰基甘油/佛波酯相结合,因而有较高的选择性(图8-4)。

表8-4 蛋白激酶C的抑制剂

靶部位抑 制 剂来 源
催化区staurosporine放线菌属
 UCN-01放线菌属
 UCN-02放线菌属
 K252a放线菌属
 H-7合 成
 氨基吖啶合 成
 桑吉瓦霉素放线菌属
调节区氯丙嗪合 成
 三氟拉嗪合 成
 三苯氨胺合 成
 多粘菌素B细 菌
 阿霉素放线菌属
 calphostin真 菌
 cercosporin真 菌

TPA与DAG结构的比较

图8-12 TPA与DAG结构的比较

 

缂傚倷鐒﹀褰掓偡閵夆晛鑸归柟缁㈠枟閸庡酣鏌熺紒銏犳灀闁稿鎸搁~婵嬫惞椤愩倗娉�

濠碘槅鍋撶徊楣冩偋閻樿违闁跨噦鎷�闂備胶枪椤戝懐鎹㈤幋锕€钃熼柨鐕傛嫹闂備胶枪缁绘鐣烽悽绋挎瀬闁跨噦鎷�闂備礁鎼崐濠氬箠閹惧瓨娅犻柨鐕傛嫹濠电偞鍨跺Λ鎴炰繆閸ヮ剚鍎撻柨鐕傛嫹濠电偞鍨堕幖鈺呭矗閳ь剛鈧鎼幏锟�缂傚倷绀侀ˇ鎷屾懌闂佸搫鐭夐幏锟�闂備浇鍋愰悺鏃堝垂閺夋5褰掓晸閿燂拷闂備焦鐪归崐鏍€冮崱娆愬厹闁跨噦鎷�闂備浇鍋愰悺鏃堝垂闁秴钃熼柨鐕傛嫹闂備礁鎼崐鍝ョ礊婵犲倵鏋栭柨鐕傛嫹闂佽崵鍠愰悷銉ノ涘┑瀣ㄢ偓鍌炴晸閿燂拷缂傚倷绀侀惉鑲╂崲濠靛牏绀婇柨鐕傛嫹闂備礁鎲¢崝鏇㈠箠閹板府缍栭柨鐕傛嫹濠电姰鍨奸崺鏍偋濠婂牞缍栭柨鐕傛嫹濠电姷顣介埀顒冩珪瀹告繃銇勯顒佸闂備焦鐪归崹浠嬎夐幘浼欑稏闁跨噦鎷�闂備礁鎲¢悷杈╃礊閳ь剟鏌涘鍫熷闂備礁鎽滄慨鎾囬柆宥忕稏闁跨噦鎷� 濠殿喗宕块崱妤€鎯為梺绋库康閹凤拷闂備焦妞挎禍锝夊磻閹板府缍栭柨鐕傛嫹闂備礁鍚嬪妯煎椤擃澁缍栭柨鐕傛嫹闂備胶枪濮橈箑鈻旈弴顫稏闁跨噦鎷�闂備浇澹堢亸娆愭叏妤e啫纾块柨鐕傛嫹婵犵數鍋涢ˇ顖炴嚐椤栨粎绀勯柨鐕傛嫹闂備胶鍘у鍓佹崲閸℃稑纾块柨鐕傛嫹闂備胶鍘у鍓佺矙閺嶎厼纾婚柨鐕傛嫹濠德板€楁慨浼村礉鎼搭煉缍栭柨鐕傛嫹缂傚倷妞掗懗鍫曞磻閻斿搫鍨濋柨鐕傛嫹闂備礁鎲$粙鎾诲储瑜旈獮鍡涙晸閿燂拷闂備焦妞块悡鍫ュ窗濞戙垹纾婚柨鐕傛嫹闂備浇澹堢亸顏勨枖閺囩倣锝夋晸閿燂拷缂傚倸鍊稿ú銈嗩殽閹间緡鏁婇柨鐕傛嫹濠电儑绲藉ú锔炬崲閸屾稓顩烽柨鐕傛嫹闁诲海鍋i崐娑樷枖濞戙埄鏁嬮柨鐕傛嫹闂傚⿴鍋勫ú銈夊疮閹惰棄绀堥柨鐕傛嫹
闂佸搫顦弲婊堝蓟閵娿儍娲冀閵婏絼绨婚梺鍓插亝濞叉牠宕濋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