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中医著作\《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太素》 > 卷第二十六寒热

虫痈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第六十八《上膈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八。

黄帝问于岐伯曰:气为上鬲,上鬲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鬲,下鬲者,食晬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

晬,子内反。鬲,痈也。气之在于上管,痈而不通,食入还即吐出;虫之在于下管,食晬时而出,虫去下虚,聚为痈,故须问也。

平按:《灵枢》“鬲”作“膈”;“上鬲”二字不重。《甲乙》“入”上无“饮”字。

岐伯曰:喜怒不适,饮食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即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守于下管则下管充廓,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①,虫上食则下管虚,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②成,痈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则沉而痛深;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虫痈之病,所由有三:一因喜怒伤神,不得和适;二因纵欲,饮食不节;三因随情寒温,不以时受。此三因中随有一种乖和,则寒邪汁下流于肠中,令肠内虫寒,聚满下管,致使卫气不得有营,邪气居之。又因于食,虫亦上食,下管遂虚,邪气积以成痈。其痈若在管内,其痛则深;若管外,其痛则浮,当痈皮热,以为候也。

平按:《甲乙》“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作“留”;“流于肠中即虫寒”作“留而虫寒”;“管”作“脘”;“则下管充郭,卫气不营”作“守下脘则胃肠充郭,胃气不营”。《灵枢》“则下管充郭”作“则肠胃充郭”;“虚则邪气胜之”作“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甲乙》“胜”下无“之”字,有“胜则”二字。《灵枢》“则沉”二字作“即”。

①“食”,萧本误作“痈”。今据仁和寺本改。

②“痈”,萧本误作“食”。今据仁和寺本改。

黄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微按其痈,视气所行,

以手轻按痈上以候其气,取知痈气所行有三:一欲知其痈气之盛衰,二欲知其痈之浅深,三欲知其刺处之要,故按之以视也。

平按:《甲乙》无“微”字。

先浅刺其傍,稍内益深,遂而刺之,毋过三行,

候其痈傍气之来处,先渐浅刺,后以益深者,欲导气令行也。还,复也。如此更复刺,不得过于三行也。

平按:“遂”《灵枢》、《甲乙》作“还”,据本注亦应作“还”,当系传写之误。

察其沉浮,以为深浅,

沉浮,浅深也,察痈之浅深以行针也。

平按:《甲乙》作“浅深”。

已刺必熨,令热入中,日使热内,邪气益衰,大痈乃溃。

寒汁邪气聚以为痈,故痈塞也。令①刺已熨之令热入中者,以寒,温使其日有内热,寒去痈溃也。

①“令”,人卫本注曰:疑“今”之误。

以参伍禁,以除其内,

亦可含于豕膏,无冷食,三日其病已矣。参伍,揣量也。

平按:《甲乙》作“互以参禁”,《灵枢》作“伍以参禁”。

恬惔无为,乃能行气,

夫情有所②在则气有所并,气有所并则不能营卫,故忘情恬惔无为,则气将自营也。

平按:《灵枢》、《甲乙》“惔”作“澹”,袁刻作“淡”。

②“有所”,萧本原作“所有”。今据仁和寺本改。

后以酸苦,化谷乃下。

酸为少阳,苦为太阳,此二味为温,故食之化谷也。

平按:《灵枢》“酸”作“咸”。《甲乙》此句作“后服酸苦,化谷乃下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