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之症。有阴有阳。察脉观色。问症须详。阴脉沉迟。其色青白。不渴而泻。小便清涩脉或沉数。色赤而黄。燥粪赤溺。兼渴为阳。水肿气急而小便涩。血肿气满而四肢寒。
蛊症大要有二。曰单腹胀。曰双腹胀。喘急气满。肿而不安。四肢微肿。此单腹胀。因内伤七情所致。取效微迟。四肢浮肿。肚大身重。此双腹胀。因外感风湿所致。取效甚速。又有水肿气肿之分。以指按肿处。有陷随起。随起者气肿。先须理气。陷指起迟者水肿也。只须导水立愈。凡人年四十以上。气血壮盛者。得效之后。善自调理。终身不发。五十以后。气血稍衰。调理不谨。时或再复。此药尚能治之。但屡复屡治。而元气耗。则难为矣。脉浮洪易治。沉细难治。浮洪者。只用金不换木香丸。沉细者兼用沉香快脾丸。先服木香流气饮一论诸气。痞滞不通。胸膈膨胀。口苦咽干。呕吐不食。或肩背腹胁走注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大小便闭涩。又治忧思太过。怔忡郁积。香港脚风湿。聚结肿痛。喘满胀急。此药调顺营卫。流通血脉。快利三焦。安和五脏。凡治蛊胀。宜先用此。
木香流气饮
木香(七钱五分) 丁皮(七钱五分) 藿香(七钱五分) 半夏(汤泡五钱五分) 人参(五钱)白术(去芦五钱) 赤茯苓(五钱) 浓朴(姜炒一两) 青皮(去穣二两) 陈皮(四两) 草果(七钱五分) 槟榔(七钱五分) 香附(二两) 紫苏(二两) 大腹皮(七钱五分) 木瓜(五钱)白芷(五钱) 麦冬(去心五钱) 莪术(煨七钱五分) 肉桂(七钱半) 木通(一两) 石菖蒲(五钱) 甘草(一两)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二枚。水一碗半。煎至七分。去渣。热服。本方加沉香、枳壳、大黄。去藿香、石菖蒲。名二十四味流气饮。蛊肿。加白豆蔻。肿满。加黑牵牛。头面肿。加葱白。肚腹肿。加枳实。倍青陈皮。脐至脚肿。加桑白皮。
一论金不换木香丸。治蛊肿之神药也。先服木香流气饮三五剂。通加白豆蔻。次用金不换木香丸。至收功后。用沉香化气丸调理。或心头烦热者。竹叶石膏汤。热甚。加黄芩。前贤论蛊肿之症。有五不治者。面黑如炭。肚大青筋。掌中无纹。脚肿无坑。脐中凸起。此五症亦能治之间有得生者。如败下黑水者不治。阳事不举者不治。其余青黄红紫。皆能治之。又一症或肿或消。或作泄泻。知脾弱即泻。名曰洪水横流。服此宜之。其肿自消。其泻自止。忌一切生冷毒物。油盐酱醋。鱼 鹅鸭。房事等件。无有不效者。
金不换木香丸
大戟(五钱) 芫花(炒五钱) 甘遂(五钱) 黑丑(头末二钱) 生大黄(五钱) 青皮(五钱)陈皮(五钱) 南木香(五钱) 青木香(五钱) 胡椒(一钱病合倍用) 川椒(去目五钱) 槟榔(五钱) 益智仁(五钱) 射干(三钱) 桑白皮(五钱) 苦葶苈(五钱炒) 大腹皮(五钱) 泽泻(五钱) 木通(去皮五钱) 连翘(五钱) 砂仁(五钱) 巴豆(去壳半生半熟五钱)
上二十二味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壮盛人加七八十丸。第一消头而肿。五更初。用葱白酒送下。第二消中膈胸腹肿。五更初。用陈皮汤送下。第三消脐以下脚肿五更初。用桑白皮汤送下。
沉香快脾丸
青皮(四钱) 陈皮(四钱) 三棱(煨四钱) 莪术(煨四钱) 苍术(米泔浸炒四钱) 白术(去芦四钱) 白茯苓(四钱) 砂仁(四钱) 草果仁(四钱) 木香(四钱) 沉香(二钱) 丁香(二钱) 藿香(四钱) 良姜(四钱) 大腹皮(洗用四钱) 肉桂(四钱) 连翘(四钱) 商陆(白的四钱) 黑丑(头末四钱) 僵蚕(三钱) 神曲(四钱) 麦芽(四钱) 益智仁(四钱) 雄附子(五钱看病虚实实者不用)
上二十四味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仍照前用之。第一。五更葱白汤下。第二。五更陈皮汤下。第三。五更桑白皮汤下。
沉香化气丸 治蛊常服调理。
青皮 陈皮 三棱 莪术(煨) 人参 白术(去芦) 白茯苓 山药 砂仁 丁香 木香沉香 槟榔 白豆蔻 石菖蒲(以上各用六钱) 官桂(一两) 萝卜子(二两) 黑丑(头末二两八钱)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姜汤下。
一治前症服药忌盐醋。一百日之后。用药开盐法。
上锉。每用七钱。用鲫鱼一个。破肚去净肠杂。将前药入鱼肚内。加麝香少许。入瓦内火焙黄色。存性为末。姜、枣汤调服。
一论腹胀紧硬如石。或阴囊肿大。先用甘草煎汤一钟。热服之后。即用此药敷之。
上为末。醋糊和药涂肿处。一加椒目。尤效。
按上诸方。治诸鼓胀肿满殊效。其中有病患气血虚。不敢服者。又有服之而不效者。此皆得病日久。或误投攻击药太过。以致脾胃元气虚损之极。宜服后诸方。实有起死回生之功也一凡看蛊识症。一、朝肿暮消是阳蛊。二、朝消暮肿是阴蛊。三、腹上青筋起。气喘潮热是气蛊。四、四肢不收。无肉肚大。是食蛊。五、遍体肿。肚不胀。是翳油蛊。六、遍身潮热是脾蛊。七、房室过多是肾蛊。八、泄泻潮热是肠蛊。九、衄望上下。大小便不通。是胃蛊一论水肿。四肢头面皆浮。面肿或单腹鼓胀。皆属脾虚不能制水。气虚不能运化。治之补元气。养心血。健脾胃。以培其本。清湿热。平肝木。利水道。以治其标。此药主之。
行湿补气养血汤
人参(二钱去芦) 陈皮(二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芍(酒炒二钱) 白茯苓(三钱) 苏梗(一钱) 不油白术(一钱五分去芦) 川浓朴(姜炒八分) 大腹皮(三钱洗) 萝卜子(三钱炒) 海金沙(三钱) 木香(八钱) 木通(二钱) 甘草(八分)
上锉。姜、枣煎服。气虚。倍参、苓、术。血虚。倍芎、归芍。小便短少。加猪苓、泽泻、滑石。以消其肿也。服后。肿胀俱退。惟面足不消。此阳明经气虚。倍用白术、茯苓。
一论单腹蛊胀。只宜补中行湿。利小便。切不可下。宜用
行湿补中汤
人参(二钱) 白术(麸炒二钱) 白茯苓(三钱) 苍术(米泔浸一钱五分) 陈皮(一钱五分) 浓朴(姜炒一钱) 黄芩(二钱) 麦冬(去心二钱) 泽泻(二钱)
气不运。加木香八分。木通二钱。气下陷。加柴胡八分。升麻四分。朝宽暮急血虚。加当归三钱。川芎一钱五分。白芍炒二钱。香附二钱。黄连姜炒六分。去人参。朝急暮宽气虚。倍参、术。朝暮急者。气血俱虚。宜双补之。
一论肿胀之症。因内伤而得者。或误服攻击克伐之剂。以致元气虚惫。脾胃伤损。肿胀尤甚于前。此气血两虚。肾水干涸。用此方。以金匮肾气丸兼进。
加味补中益气汤
黄 (炒二钱) 人参(一钱) 白术(去芦炒二钱) 白茯苓(二钱) 陈皮(八分) 柴胡(四分)升麻(三分) 白芍(酒炒一钱五分) 当归(酒炒三钱) 萝卜子(炒三钱) 浓朴(姜炒一钱)甘草(炙八分) 枳实(麸炒八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一论脾肾虚。腰痛脚肿。小便不利。或肚腹胀痛。四肢浮肿。或喘急痰盛。已成蛊症。
其效如神。此症多因脾肾虚弱。治失其宜。元气复伤而变症者。非此药不能救也。必以补中益气汤。早晚兼济。可收全功矣。
金匮肾气丸
怀熟地黄(四两) 白茯苓(三两) 牛膝(去芦酒炒一两) 肉桂(一两) 泽泻(一两) 车前子(一两) 山萸肉(酒蒸去核一两) 山药(一两) 牡丹皮(一两) 大附子(炮去皮脐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饮送下。临卧时。服补中益气汤。
一论单腹胀。及脾虚肿满。膈间闭塞。或胃口作痛。此补中有消之意也。
调中健脾丸
黄 (蜜炙二两) 人参(去芦二两) 白术(黄土拌炒六两) 白茯苓(二两) 陈皮(盐水炒二两) 半夏(泡七次三两半) 苍术(米泔浸炒二两) 黄连(吴茱萸浸水炒去茱萸二两半) 香附(童便浸炒三两) 白芍(炒三两半) 苏子(炒一两五钱) 萝卜子(炒一两半) 山楂肉(炒三两)薏苡仁(炒三两) 沉香(六两另研) 泽泻(炒一两半) 五加皮(炒二两) 草豆蔻(酒炒一两) 法制栝蒌(一两用大栝蒌二个镶一孔每个入川椒三钱多年粪 二钱敲米粒大外用棉纸糊再加纸筋盐泥封固晒干炭火煨通红取出去泥要黑色一并入药)
上为细末。煎荷叶、大腹皮汤。打黄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日进三服。白滚汤送下。
上方法制栝蒌。多不便制。予每不用此味。亦护奇功。如有更妙。
按上诸方。治肿胀属虚。皆宜用此王道之剂。病者苦其肿胀难堪。予令朝服丸药。夕服汤药或三朝五日。间服蟠桃丸。或石干散一服。谓之下棋打劫而治。病者暂抒一时之宽。医者一补一攻。亦善治之良法也。
一人脾胃虚弱。肚腹膨胀。遍身肿。按之成窠。其脉沉细。右寸为甚。此脾胃虚寒之症治以八味丸。或金匮肾气丸。以补肾阳。行生化之源。至暮服之。小便通。又数剂。肿消。即止前药。复与六君子汤。加木香、官桂、炮姜。以燥脾导气而瘥。后因不戒慎。病作。但有气恼。或饮食稍多。即泄泻。仍用八味丸。倍附子。
一儒者失于调养。饮食难化。胸膈不利。或用行气消导药。咳嗽喘促。服行气消导药。肚腹渐胀。服行气分利药。睡卧不能。两足浮肿。小便不利。大便不实。脉浮大。按之微细。两寸皆短。此脾胃亏损。朝用补中益气加姜附。夕用金匮肾气加骨脂、肉果。各数剂。诸症渐愈。再佐以八味丸。两月乃能步履。却服补中益气。半载而康。
蟠桃丸(益国主秘传)
治男妇浑身头面手足浮肿。肚腹胀满疼痛。上气喘急。千金不传之妙。
沉香(三钱) 木香(三钱) 乳香(三钱箬上炙) 没药(三钱箸上炙) 琥珀(一钱或五分)白丑(生用头末八钱) 黑丑(用牙皂煎浓汁浸半日铺锅底焙一半生一半熟取出研末八钱) 槟榔(一两一半生一半用牙皂煎汁浸透焙熟)
上为细末。牙皂水打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七分。五更晨。砂糖煎汤送下。
石干散 张静虚道人治蛊胀神方 薛兵巡传。
石干(一钱) 黑丑(一钱头末) 沉香(五分) 木香(五分) 槟榔(一钱) 葶苈(八分)琥珀(五分) 海金沙(一钱)
上共为末。听用。患者先服五皮饮一二帖。然后服此末药。实者一钱。虚者九分。空心葱白汤下。隔一日一服。轻者二帖。重者不过三帖。全愈后。服健脾养胃之药。永不发也。服药要忌盐荤腥二七。则肠胃清。病根拔。
一治肿胀仙方。名金枣儿。
红芽大戟一斤。红枣三斤。水煮一日夜。去大戟。用枣晒食之。立消。
一治水胀。黑豆煮去皮。焙干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一治肿胀仙方。名天命饮。
白商陆根似人形者。捣取汁一合。生姜自然汁二合。点黄酒一盏和匀。空心服。三日服一次。元气浓者服五次。薄者三次。忌盐酱。凡人年五十以里者可服。五十以外者不必用。
一治肿病。用粟米、绿豆各一抄。猪肝一叶。切碎。三味煮作粥食之。至重者不过五次其肿自消。忌气恼生冷之物。
一治十种水病。不瘥垂死者。用青头雄鸭一只。治如食法。细切。和米并五味。煮极熟化粥食之。
一方用鲤鱼一尾。重一斤。和葱白冬瓜煮食之。
一方用癞虾蟆一个。入猪肚内煮食。去虾蟆。将猪肚一日俱食尽。
一治蛊肿。用田螺不拘多少。水漂。加香油一盏于水内。其涎自然吐出。取其涎。晒干为末每服不过三分。酒调下。其水自小便而下。其气自大便而出。其肿即消。即服养脾胃之药为妙。
一治水气肿满腹胀者。用黑白牵牛头末。每服二钱。大麦面三钱。水和为饼。以火煨熟取食之。茶汤送下。
一治十肿蛊胀。轻者服此效。苦丁香去梗。微焙为末。用枣肉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行水。日进二服。
一治十肿水气。五蛊胀气。其效如神。一人患腹胀。阴囊肿大。不一剂而病愈。真仙方也。
甘遂赤皮细花不蛀者。不拘多少。用荞麦面水和作浓饼。内掺神曲末。将浓纸包甘遂在内。
炭火中烧熟。取出。晒干为末。每服一钱二分。以细面约一两许。合和水调干。作面片。次用商陆二钱半。巴豆一个去壳。水一碗半。砂锅内煎至一碗。去渣。再入铁锅内。入前面片。煮熟食之。其商陆汤。任其意。服与不服。不在其限。服不一二时。水从大便出。如是血蛊则下血。气蛊即下气。当时肿消。若有喘嗽。尽皆妥贴。若腹中块渐消散。只一服见效忌盐酱冬瓜香油荤腥之物。半月后用盐。亦须炒过用之。若蛊症。加胡椒一钱。与巴豆同煮。其巴豆须看虚实加减。其壮者加至一二个。无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