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中注穴 Zhōng zhù(KI15)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腰腹疼痛,大便燥结,泄泻,痢疾。
〖人体穴位配伍〗配肾俞穴、委中穴、气海穴俞穴治腰背痛;配血海穴、肾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阴交穴、中极穴治妇科病、月经不调、卵巢炎、睾丸炎、附件炎。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中注穴 冲脉足少阴之会。
〖穴义〗肾经冲脉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名解〗
1)中注。中,与外相对,指里部。注,注入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冷降经水由此注入体内。本穴物质为四满穴传来水津湿气,至本穴后则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体内,故名。
2)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地之表部注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利湿健脾。
〖治法〗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补之或水针。
〖免责忠告:本站发布的人体腹部穴位图仅供参考,若刺灸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
|
|